南江太子洞考

南江县城东门沟有一处早在唐代就颇有名气的游览胜地,就是由曹蒲涧、太子洞、碧岩三者缀珠般连成的涧、洞、岩多层次景观。唐人描述它“巨石垒倚,嘉木交映,空森复耸,奇势异状,绿苔青蒲,印模履踪,扪手探足,无非苍翠;出禽皓皓,飞泉渥渥,若有异人仙客鼓瑟吹箫于洞穴之中,使人心怡神畅、恍然忘归”,为历代文人游宦所称道。但太子洞因何而得名?太子者谁?有.心人总想弄个明白。

我请教过长者们,有说唐章一怀太子曾在此避难,有说章怀太子曾到此游览,不信,且看洞顶尚有“章怀太子到此一游”字样可作凭证。我翻阅过《南江县志》,志载:“传闻唐章怀太子滴贬巴州时曾到此游览”,因而得名,自然,传闻有可信的一面,但代代口传,千百年来难免有失实之处,比如:张飞智取江州义释巴郡太守严颜,本是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2年)发生在重庆的事,后来却讹传为夜过巴州智擒巴州太守严颜。因此,有必要澄清,弄清原委。

南江太子洞
南江太子洞

唐史记载:唐高宗调露二年(公元680年)明崇俨遇刺,太后武则天疑是太子李贤所为,废贤为庶人而且加以囚禁,永淳二年(公元683年)贬送巴州(今巴中县)。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武后临朝,令左金吾将军丘神绩赴巴州检查李贤住宅,防备意外,丘神绩遂逼令李贤自杀,睿宗即帝位(公元710年),追赠贤为皇大子,溢曰章怀。(《旧唐书》卷八十六,列传第三十六)。既然李贤以获罪之身谪迁巴州,路过集州(今南江县)时,押送人是不会让他洞中避难,或者去游山玩水的,也不会让栖宿郊外。至于在巴州仅一年的放逐生活中,李贤也不会产生凭浓的游兴,到二百里外的集州会寻芳览胜。

我以为太子系指唐疡帝李重茂。

唐中宗有四男。长子重润早丧。武后圣历二年(公元699年)秋,第三子卫王李重俊立为皇太子。不久,重俊与羽林将军李多柞率军诛杀武三思后,乘势夺帝位,不成,死于军中。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幼子温王李重茂立为皇太子。中宗李显死,重茂即帝位于柩前,年纪才十六岁,称少帝,皇太后韦氏临朝称制,改元唐隆(事见《旧唐书》本纪第七·中宗及《资治通鉴》卷二百九)。

十六天后,相王李旦之子临瑙王李隆基率军捕杀韦后党,逼少帝重茂让位于李旦,是为睿宗,仍封重茂为温王,移居内宅。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春正月,改封为襄王,充任集州刺史,派中郎将率兵五百人守卫(《旧唐书》本纪第七·睿宗,《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14年)转任房州刺史,秋七月,死于梁州,追谥[shì]为殇皇帝,葬示武功西原(《旧唐书》卷八十六列传第三十六,《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卷二百一十一)。

少帝李重茂在位十六天后,被迫让位予叔父李旦,然后被派住集州任了三年刺史,乍离京师内苑,来到这山中小城,少年倜傥,任中漫游四郊胜景,自然是情理中事。后人呼此洞为太子洞,地因人名,图个人杰地灵也是古人习惯。

此外,唐中宗次子谯王李重福,受韦后排斤,逼任濮[pú]州员外刺史。韦氏被杀,睿宗即位后也曾转任集州刺史,但未及就任,就因举兵夺帝位不成而投漕河死,与太子洞就无丝毫关联了。

小小集州,初唐王就竟两度派太子出任刺史,何其得天独厚也。

作者:岳泰然 1988年5月

后面附上一篇最新的文章:四川南江县太子洞遗址调查简报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ggeH1SJ  密码: 91us

THE END
打赏
海报
南江太子洞考
南江县城东门沟有一处早在唐代就颇有名气的游览胜地,就是由曹蒲涧、太子洞、碧岩三者缀珠般连成的涧、洞、岩多层次景观。唐人描述它“巨石垒倚,嘉木交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