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大河镇历史沿革

据《大河乡志》记载,大河口在清朝以前名为“青林嘴”后因肃清王率清官军追剿农民起义军张献忠至此,根据小河与大河在此汇合后河面宽旷。因此将沿袭多年的青林嘴更名为“大河口”,沿用至今。

南江县大河镇
南江县大河镇

大河地理位置独特,风水名胜,山青水秀。由三大雄伟山脉聚首于明江养生潭畔,场镇建于孙家山脚跟河边嘴上,呈倒拐型。大河口始名清初,集镇建筑风格以穿斗结构为主,由于建筑地理位置特殊。靠河边均为吊脚楼, 场镇周围古建筑均由民间善家捐资,民间精艺匠人修建。有闻名于大河镇的“文昌宫”、“关帝庙”等。

道光7年(1821),南江县(时称难江县)建制崇清、长赤、吴垭3个乡共辖49个场,大河隶属崇清乡,名为大河口。

宣统2年(1910),南江县废了乡49个场,设9个辖区51个场,大河口隶属县第二管辖区内场,设客长办理地方事务,维持地方秩序。

1933年-1935年4月(民国22年至24年3月),南江属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陕省辖县,县辖9区36乡,大河隶属南江第二区,建制为大河乡。

民国24年(1935年),国民政府公布《分区置署办法大纲》,南江县变制为3区30联保309保2897甲,第一区署设大河口,大河乡变制为大河联保,辖8保81甲。

民国29年(1940年),根据国民政府颁布的《各县级组织纲要》规定,废除联保制。南江全县划分为3区16乡(镇)200保1888甲,第二区署设大河口,时大河联保更名为赤溪区,辖大河,关门,兴马及石滩一部分,此建制至1941年2月仍沿用民国末年的乡保制,大河乡(今大河镇)共辖18保。

1949年冬大河成立解放委员会,解放委员会下辖原保、甲不变。

THE END
打赏
海报
南江大河镇历史沿革
据《大河乡志》记载,大河口在清朝以前名为“青林嘴”后因肃清王率清官军追剿农民起义军张献忠至此,根据小河与大河在此汇合后河面宽旷。因此将沿袭多年的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