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和平乡油榨坪村文化古迹

南江县和平乡油榨坪村文化古迹主要有:吴氏宗祠、两角寨、猫儿寨 、老洞子、新洞子。

一、吴氏宗祠

吴氏宗祠建于大明时期,因大山笼罩,人烟稀少,森林密布,照顾不周,时运升迁,历史变迁未曾保留后土。于大清光绪壬子迁于油榨坪,至此祠成,立牌谱告峻。

吴氏宗祠马头墙
吴氏宗祠马头墙

1、选址:早在大明进期被勘为“天生油榨(石生榨盒)人间稀,金盆(盒下石生油盆)敦油世为奇;撞杆一动油满地,人兴财发后裔兴”的传说。大清年间,堪輿家在方圆近百里寻找祠基,寻到了和平苏家坪、鲜家坪和油榨坪之穴,定为油榨坪为“上山凤”之穴。又以几处泥土以斗过量,再用称称其重量,此地泥土比任何地方重20%,定于祠址。为此加上了“吴氏宗祠堪此地,了孙繁衍后裔兴”的传说。

2、建祠。该祠建于光绪壬子年间,为四合院形,内设王牌正殿、厢房、戏楼、砖木瓦结构,花草、狮子、桅杆、对联非常雄伟壮观。不幸于清末毁于战乱火焚,后于民国二十三年重修再建未全,六十年代的甲戌吴氏积资维修恢复了王牌、狮子、桅杆。在5.12大地震后即将倒塌,给学校师生和村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在二十一世纪壬辰之春,承前启后,组织族众,族亲、族友共捐资百万维修了饱经风霜七十八载的吴氏宗祠,再续族谱,新立花岗石王牌、公德碑、戏楼、孝道和民俗文化室存放了500余册,培植了桂花园,建造停车场。

吴氏宗祠东西宽24米,南北长60米,占地面积1440平方米,现已成为吴氏族人祭祖、聚会议事之地。于2012年9月27日正式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两角寨

位于油榨坪村三、四、五社,又名南江梁,形为双狮恋窝。在国治里有这样的记载:“四川巴州和平一地前有金印、后有八阵,中有金狮一对”。双狮头尾相伴,高约200余米,宽约500余米,长约800余米,长势雄伟,地势险要,左右悬崖,前后延绵约1.2公里。还流传着两角寨是南江县的风水,据说:南江初立县时县大老爷清晨洗脸时金盆中发现一对金狮,后派差人访察到这对金狮就是两角寨。远在大唐时期皇帝就察到此地,皇帝进口封了金印,在寨前寨后修建七座庙来压地形,后县长大人又在乌龟包上建修了八位神,供有夫子、雷神、老君、吴大、吴二爷、观音、禹王、玉皇八位神灵。把以前难家梁更名为“南江梁”。过去的南江梁实属干旱梁,土地浅薄,无水源,靠天吃饭,十年九旱,但人们从小肩挑背磨,气力无比,广出抬脚,流传着:“好女别嫁南江梁,十年就有九年荒。住的是茅草房,吃的尽粗粮”的民谣。现今南江梁人人都富强,惠民政策好,住的洋楼房,没了单身汉,好女想上梁,至今八座庙已全毁不见古迹。

三、猫儿寨

与城子寨相连,远看像猫,走近是寨,地势险要,据说是和平孟家山的风水,若猫儿寨有垮、缺、落时,而孟家山出头人物就会丧身、衰败。同时对吴氏宗祠上山凤凰地形也有严重影响,威胁着油榨坪村上进之才,有志者难以发展。

四、老洞子、新洞子

位于吴氏宗祠后两侧,左为老洞子,天然生成,洞内约900平方米,高2.3米,深约35余米,宽约25余米。右为新洞子,半自生成,半人工建成,视为上山凤凰的双眼,过去以防盗,防匪、防灾使用,老洞子曾住过人家,办过菌厂,夏凉冬暖,常有人游玩。

THE END
打赏
海报
南江县和平乡油榨坪村文化古迹
南江县和平乡油榨坪村文化古迹主要有:吴氏宗祠、两角寨、猫儿寨 、老洞子、新洞子。 一、吴氏宗祠 吴氏宗祠建于大明时期,因大山笼罩,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