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背二歌”:留个巴中人民的一份历史文化遗产

“巴山背二歌”系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米仓山南麓巴中地区的一种山歌,它是随着古代巴人从事长途背运这种生产劳动方式而产生的。

秦汉时期,巴中境内有米仓古道穿越全境,上通长安、汉中,下达巴中、成都。因沿途交通闭塞,商贸活动十分不便,山里需要运进和运出的货物全靠人力背运,人们便把这种背运货物的人称为“背老二”或“背二哥”。在背运途中打杵歇气演唱的山歌便有了“巴山背二歌”之称,其表现形态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合唱。

背二哥所用工具为喇叭形背篼、绳架、丁字拐杖。一般背50-80千克的货物,走累了,使用丁字拐杖置于背筐下支撑休息片刻。如果是集体行动,领头的背二哥要呼吼节奏感强的号子,以统一众人的行动步伐。米仓古道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背二哥这种背运的劳动方式至少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今陕西省长安县兴教寺慈恩塔院内的一块石碑上,有一幅宋代工匠仿原碑图刻的《玄奘取经图》。图中玄奘背经书所用的工具与今天巴山背二哥所背的“背架”一模一样、,说明唐代以前,人们就开始使用“背架”这种运输工具了。

巴山背二歌
巴山背二歌

巴山背二哥一代又一代翻越大巴山、米仓山,长途跋涉在这些古道上,背运粮草,或运输武器,或背运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物资交换,为推动川陕地区物资交流、经济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劳。他们在那深山沟、大山里辛勤地奔走,十分艰苦,什么“蛇倒退”、“鬼见愁”——走在那种路上只准前行,不能后退,只要后退就可能掉下崖去;又因为山里的野兽很多,不成群结队就可能被野兽袭击、吃掉,所以很自然地结合成一个背二哥队伍。沿途山路崎岖艰险、一步一挨,真是举步维艰。每逢中午肚子饿了,太阳又热,山上除了蝉在叫唤,就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在这种精疲力竭的情况下,老背二哥杵子一打起,吼上几句山歌,大家情绪就来了,也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巴山背二哥”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庞大的背运队伍在漫长的背运途中更唱迭和,相互学习交流,自发性地传承。由于“背二歌”旋律优美,情趣盎然,在民间广泛传唱。《巴州志?风俗篇》载:“康熙雍正年间,春田栽秧,选歌郎二人击鼓鸣钲于陇上,曼声而歌,更唱迭今,丽丽可听,使耕者忘其疲,以齐功力。”

相比青海的花儿、广西的情歌、陕北的信天游,“巴山背二歌”的语言更为诙谐、风趣,均为即兴创作,多用双关语来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巴山背二歌”的歌词大都为二二三结构的七言诗,其写作手法多用赋、比、兴。如:“弯弯背架像条船,情哥背铁又背盐。鸡叫三道就起身,太阳落坡才团圆。”“巴山背二歌”的衬词除了常用虚词外,还有像巴山其他民歌的衬词一样用实词作衬词,这是“巴山背二歌”最大特色之一。如果背二哥们歌唱自己的生活,其衬词往往只有“贤友亨儿”、“情兄儿”等,这类衬词指背二哥们相互打招呼;如果唱情歌,其衬词则为“贤妹儿”、“情妹儿”或“情哥儿”。“巴山背二歌”白是民族五声调式中的微调式;其曲式结构为上下两个乐句的单段体;其唱腔高亢悠扬,能翻山越岭、穿云钻雾,结束时都有长气短叹的一声甩腔——“耶一嘿!”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山背二歌”:留个巴中人民的一份历史文化遗产
“巴山背二歌”系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米仓山南麓巴中地区的一种山歌,它是随着古代巴人从事长途背运这种生产劳动方式而产生的。 秦汉时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