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的南江山歌

过去,巴山深处的南江境内,无论是高山峡谷、山词小路或南河两岸田间地头,到处都可以听,到打石匠、背二哥和耙田耕地、除草薅秧的劳动人民那、一声声高亢激烈、妙趣横生、余味无穷的山歌子。

南江山歌是内容丰富、格调多样的南江民歌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旋律、节奏多变的薅秧歌、薅草歌等平腔山歌优美动听,脍炙人口,十分普及,流传甚广,很为农民群众所喜爱,由开山、撬石、打夯、抬工等劳动号子逐步演变形成的“背二歌”等高腔山歌。粗犷豪放、高亢激烈,尤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

南江山歌的产生、发展及其风格、特色与南江的特殊地理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香炉山,岩对岩,婆娘娃儿穿草鞋;出门应声山歌子,进门一背块子柴”、“高高山上没搞头,又出野猪又出猴,要想夫妻同床睡。除非包谷收上楼”。这首山歌就集中真实地反映了南江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峡谷幽深、林木葱茏、地域辽阔、人户稀疏、坡高路陡、交通不变,、生产落后、生活贫苦的自然条件、劳动条件及生活状况,由于山区主产玉米,且采用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这就要求人们换工互助。尤其是除草季节更是如此,于是便产生了薅草山歌,而生产水稻的山间平坝地带;每逢薅秧时节,家家户户都得请大批男女老幼帮助突击,这种集体劳动又产生了曲调多样的薅秧山歌;解放前由于南江不通公路,人们所必须的油盐、布匹和山区的土特产品,都是靠背二哥们从山内外背进背出,因此颇负盛名的“背二歌”世世代代都震响着巴山老林,滚荡在崎岖陡峭的山间小路上。

山歌情歌
山歌情歌

大山老林野猪多、山猴多,严重危害庄稼,从玉米下种到收获之间,庄稼人都要在山坡地头搭起窝棚守护,除了用篝火、鸣枪、敲棒子、吹号角等手段驱吓野兽外,两山之间的守护人还互相盘歌、对歌消磨时间;包谷收获时,男女老幼围坐在一起,半夜半夜地撕包谷壳,以唱歌“混夜”消除疲劳。于是这种薅草、薅秧、守护庄稼、撕包谷壳等劳动场所自然就又成了赛歌的歌台,不但使各类山歌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交流、传播与发展,同时也锻炼和造就了一批出色的山歌手。

南江山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反映男女之间忠贞爱情的,如“生不离来死不离,生死不离花并蒂,在生我商同床睡,死了我俩共堆泥。”、“郎十八来姐十八,二人对天把誓发,郎起外心栽岩死,姐起外心遭天杀”等。有反对包办婚姻和童养媳的,如“苦竹子儿苦竹根,可恨爹妈瞎眼睛,有情人家他不许,把奴推到火炉炕。”就是对不幸福的包办婚姻的声声哭诉,而“十八大姐三岁郎,晚上睡觉抱上床,几时等到公婆死,提起腿腿甩他娘。”则表示了对旧社会不合理的童养媳习俗的一种极大的愤慨,此外还有反映农事生产和说古道今的,鞭笞丑恶、劝人行好的,讽刺幽默和褒奖颂扬的等等,歌词都是人们在劳动生产中即兴创作,借景借物抒情言志,寓生产鼓动于自娱自乐之中,既驱愁解忧,也消除疲劳,充分体观了山区人民勤劳朴实、乐观无畏的进取精神。

THE END
打赏
海报
妙趣横生的南江山歌
过去,巴山深处的南江境内,无论是高山峡谷、山词小路或南河两岸田间地头,到处都可以听,到打石匠、背二哥和耙田耕地、除草薅秧的劳动人民那、一声声高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