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柳津桥的历史故事

《(道光)巴州志》卷三《建置志(下)·古迹》“折柳亭”条引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在州西门外,自昔入京师之路。巴州柳,风态绝殊,太守郑渊爱之,因以名亭,取折柳赠行人之意。”又引王象之《舆地碑记目》:“嘉佑五年,太守郑渊赋‘折柳诗十绝’刻石,其自序见折柳亭下。”

折柳亭,在柳津桥与观音岩邻接处,旧名“柳津亭”,郑渊知巴州(全称“知军州事”,即巴州行政长官),嘉佑五年(1060)改名“折柳亭”。

《(民国)巴中县志》第四编《志余(上)·古迹》“观音崖”条:“在县西五里柳津桥侧百花池上。《志稿》〔即谢一鸣、文尚雅撰《巴州志稿》(又名《巴州志略》),写本——引者注,下同〕云:‘近折柳亭。明州守吴朝宗〔此说有误。吴朝宗,号会海,建昌(今江西永修县)人。《(道光)保宁府志·职官》载吴为巴州州判,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阆中籍进士陈宗虞《二关记》亦载吴为州判。吴在巴州任州判为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前后,当时巴州知州为潘良贵〕凿。’乾隆壬辰三十七年,州守杨周冕镌‘挂云’二字于崖壁,故又呼为‘挂云崖’。”

《(道光)巴州志》说郑渊“折柳诗十绝”刻石“在今柳津桥之观音岩”。嘉佑五年郑渊知巴州作《折柳诗》十绝句刻于观音岩石壁,今已不存。该志卷九《艺文志(下)·题名》“观音岩”条:“‘挂云’,乾隆壬辰杨周冕书。此刻在柳津桥路旁观音岩寺中。”

杨周冕,进士出身,云南人。清乾隆壬辰年(1772)以罗江县(今德阳市罗江县)知县升巴州代理知州。工书法,好做擘窠大书。除了在观音岩书“挂云”二字,还在恩阳老场大石坎岩壁上题名“隋恩阳县”。

观音寺即观音堂。因建公路,寺已毁;“挂云”二字裸露于悬崖,建公路时,与观音寺同毁。

地名变更中有一个重要现象即“雅化”,也就是由鄙野的称呼转化成文雅的叫法。明清以来,地名“雅化”是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永安桥——一个普通而又毫无个性色彩的名字,按志书记载,州城之南亦有这个桥名。缘于靠近柳津亭(折柳亭),地方文人雅士便改名“柳津桥”。最迟,在乾隆年间就有“柳津桥”的叫法了,日后固定化。可以遥想,身为明英宗正统九年巴县(后来的巴州)知县幕宾的宁渊明建的廊桥(永安桥),没有管多长时间也被洪水冲毁了。为了一劳永逸,州人又在柳津溪口原永安桥遗址上建了坚固的石拱桥方便行人。到了民国三十八年(1949),这座长约8米、宽约3米、高约6米的单孔石拱桥依然存在。单孔石拱桥拱顶有龙头,下有龙尾,桥两侧建有石栏杆。

1959年,单孔石拱桥又加宽1.5米、加高1米,两端各有0.5米的石栏杆,作了公路桥。车辆从巴中县城西出,必经此桥。

巴中建地设市以来,随着城市建设与改造步伐的加快,柳津桥被填埋,成为红军路的一部分。而它的名字早已被1978年12月在它前方右侧不远建成的横跨巴河南北,长178米、高22米、宽9米,4孔跨径各25米、两孔跨径各10米的新大桥取代。

陵谷变迁,“柳津桥”彻底换了一个地方。

(来自: 周书浩《巴保路“三桥”考述》)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中柳津桥的历史故事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夜月,谁见泣离群。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唐 王勃) 永安桥即柳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