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尧咨与《长乐亭记》
清德宗光绪二年(1876),巴州中在城乡二甲恩阳河新场,居民修建育才书院打地基时,无意中挖掘出一块石碑,发现碑面上有隐隐约约的字痕。出于好奇,施工人员擦拭掉碑上的泥土,用水洗 …
阅读更多清德宗光绪二年(1876),巴州中在城乡二甲恩阳河新场,居民修建育才书院打地基时,无意中挖掘出一块石碑,发现碑面上有隐隐约约的字痕。出于好奇,施工人员擦拭掉碑上的泥土,用水洗 …
阅读更多在汉中留坝有“萧何追韩信处”石碑,而巴中南江的“截贤岭”据说也是“追韩信处”,韩信当年到底是向哪个方向逃走的?传说有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此我们看一下陈显远先生的考证。 一、 …
阅读更多在巴中,听得比较多的故事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当年萧何月下截住韩信的地方就叫“截贤岭”(或留贤岭),称该山为韩山,呼其下的小溪为韩溪。唐代还在截贤岭立下石碑以昭示后世( …
阅读更多通江古道犹以汉中到壁州的汉壁道、洋州到壁州的洋壁道、荔枝道等最为著名。遗存的几处古道,如红花溪古道、梨树垭古道、阎王碥栈道等,从形制、长度来看,非一隅之力能完成,应是政府 …
阅读更多背二哥、商旅是古道上的主流。他们常年在道上走,走出了经验,几时出发、几时歇脚,在哪打幺台、在哪投宿,心里了然。 每次出去的人数要根据货物的多少而定,一般要十人以上才出行。人 …
阅读更多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为爱妃杨玉环嗜新鲜荔枝的爱好,建起一条运送荔枝的通道“荔枝道”。通江的龙凤、洪口、澌波等乡镇就位于驿道上。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长安回望绣成堆, …
阅读更多字库塔,又名“字库”“惜字宫”“惜字塔”“焚字炉”“圣迹亭”“敬字亭”……各地叫法不一。它是古人专门用来焚烧字纸的石质建筑。史料记载,字库塔始建于宋代,到了明清两代,市镇、乡里随处可见 …
阅读更多一、肃反组织机构的形成 红四方面军于1932年12月结束了历时3个月,行程3000余里的漫漫西征路,进入川东北地区,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三个星期就胜利攻占了通(江)、南(江)、巴 …
阅读更多巴峪关,海拔2100余米,现存关隘修缮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修缮时更名“官仓坪”(亦有人写成“关仓坪”)。 一、文献中的巴峪关 在南江县光雾山镇大坝森林公园与汉中市南郑区原小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