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校史简介

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旧址掠影
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旧址掠影

中国乡村建设学院1940年创建于重庆北暗歇马场大磨滩,原名“乡村建设育才院”,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简称“平教会”)培养乡村建设人才的学府。院长是晏阳初。

中华平民教一育促进会成立于1923年8月,地点在北平,由当时国务院总理熊希龄的妻子朱其慧任董事长,陶行知为董事会书记,晏阳初为总干事。他们团结了一批知识分子在该会工作。从1926年开始选河北定县为实验县,推行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在定县于1936年办了“乡村建设育才院”,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办。在1936年又选湖南省衡山县为平教会的实验县,同时举办了湖南省立衡山乡村师范学校。1937年又选四川省新都县为平教会的实验县。

1946年选四川省璧山专区为平教会的实验区,即华西实验区。平教总会曾由北平先后搬迁至河北定县、湖南长沙、四川成都、四川重庆北暗歇马场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内。
中国乡村建设学院院长晏阳初出身于四川省巴中县的农村,得到基督教会的帮助,赴美国一面做工一面上学,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获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和耶鲁大学荣誉硕士学位。他认为中国人的基本问题是愚、贫、弱、私。主张以知识教育救愚;生计教育救贫;卫生教育救弱;公民教育救私。要使中国人民作新民,尤其是使大多数的农民,人人都富于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也就是要“开发苦力之力,解除苦力之苦”。晏阳初有很强的事业心和社会活动能力,善于演讲,能说服多方面的代表人物支持他的工作。

1940年,开展平民教育运动,人才极为缺乏,晏阳初又决定创办乡村建设学院,并邀集支持平民教育运动的主要人物,组成校董会,推张群为董李长,晏旧初为董事会秘书并兼任院长。校址选在北磅歇马场大磨滩龙风溪畔,占地500余亩。在申请立案时,国民党教育部审查人员认为“乡村建设”的院系设置,不符合“大学法”的规定,于法无据;后来儿经周折,作为例外批准。先设3个专修科,即乡村教育、农业、农业经济。校名定为“私立乡村建设育才院”。1940年夏开始在5省11处招生,对象是高中(中专)毕业后有一到二年工作经验的。原订招生150名,但因建校工程延误,再加以重庆至北磅发生沉船事故,来乡建院任教的几位教授及家属共21人遇难(包括原北京大学农学院代院长姚石庵教授,他是到乡建院任农经系主任的),于是只得改变招生名额,只录取,优良的50名(其中女生7人),开办两个专修科,即乡村教育和农业。目的是培养县级单位乡村建设的行政和技术人员。乡村教育专修科又分成人教育及儿童教一育两个组;农业专修科分作物生产及农业经济两组。于1940年1O月28日开学,第一学期学基础课;第二学期学专业课;第三和第四学期实习。学生的体育、卫生、纪律、伙食管理等一律由学生自己动手自治。育才院的教师订有与学生在课外自由聚谈的制度。晏阳初院长的住宅也定期向学生开放,让学生自由访问,以增强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璧山县作为乡村建设育才院学生实习的实验县,该县的来凤驿为组织教育的中心,教育对象包括儿童和成人。育才院实习生组织当地的学生一面学习、一面教书。识字的教不识字的,高年级的教低年级的。

乡村建设育才院设有研究部,由姜阳初指导。1942年秋,研究部甲种研究生有崔仲白博士研究“农业地区小型水利工作的推广”;李相源博士研究“四川广西两省鱼类养育的比较”;唐道一、盛诚桂、胡学衡(女)都是大学毕业后到育才一院研究部的,分别研究“农村合作趋向”、“川东水果改良”、农村妇女读书初阶”等课题。

办好育才院是平教会当时的中心工作,得到四川省政府、国民政府社会部、四川银行界的经济支持。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也给予定期补助,并以其中每年资助的购书费从美国选购新出书刊寄给育才院。

1942年秋,除原有教育、农业两专修科外,又增设农田水利,社会两专修科,招收新生60名(其中女生7名)。此时有教授11人。瞿菊农、汪德亮(教育专修科主任)、刘衡静(女)、常德仁(农业专修科主任)、孙恩三:(社会专修科主任)、李象元、崔宗培(水利专修科主任)、彭笃生、孙伏园、熊芷(女)、张鸿钧。副教授5人:邹鸿操、茅仲英、孙渠、履鲍平、盛诚桂。另有讲师9人,助教7人,职员13人。

到1943年秋,乡村建设育才院学生人数为122人,包括一年级76人(其中女生10人)二年级46人(其中女生6人)。开设课程较多,以农业专修科为例,最后一学期的学科有:畜牧兽医、果树园艺、森林学、设计研究、乡村教育概论、公共卫生。总考科目有园艺学、作物育种学、上壤肥料学。

1944年招收专修科新生l07人(其中女生14人),教育35人,农业21人,社会26人,水利25人。新生中高中(中专)毕业的85人,同等学历22人。

育才学院专修科为两年制。1942-1945年毕业生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为115人(其中女生14人),包括教育专修科45人,社会专修科17人,农业专修科36人。水利专修科17人。毕业生除少部分到其他部门下作或作中学教师外,少数留院任助教,其余均到璧山实验县(后扩大为平教会华西实验区)工作。

1945年8月,有关当局批准育才院扩建为独立学院,改名“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设乡村教育学、社会学、农学、农田水利学四个系,修业年限为4年,并获准该院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

该院招收新生,录取标准相当严格。1945年夏季招生,报考人数1014人,录取新生160人,实到l16人;1946年夏季招生,报考人数1500余人,只录取113人。

1945年秋,改为学院之初,有8个班,共计学生183人(包括专修科旧生改读本科2年级生67人),其中女生37人。学生籍贯,四川籍约占2/3,其他十几省约占1/3。

1947年秋共有学生264人(其中女生42人)。1948年秋共有16个班,学生303人(其中女生44人)。包括乡村教育学系98人,社会学系92人,农学系61人,农田水利系52人。

1949年秋共有323人,教育学系101人,社会学系93人,农学系78人,农田水利学系51人。改为学院后师资力量有增加。1945年秋,有教授15人,副教授7人,讲师15人,助教4人,共计教师41人。各学系主任为:教育学系邹鸿操,社会学系罗荣宗,农学系常德仁,水利学系崔宗培。系主任后来有调整。1946秋年由白季眉担任水利系主任(原任复旦大学土木系主任)。

1948年由徐国肇任教育学系主任,梁祯代社会系主任。并新增加高振业、任宝祥、施福德(美国人)、冯志东、黄勉等专任教授及王文哲等兼任教授,此外还有重庆大学教授兼课。
院长晏阳初于1943年去美国,1946年回国,1948年-1949年又一度出国。公出期间,由瞿菊农教授代院长,1948年又由瞿六丁教务长代理院务。1949年由魏永清教授代院长。

1947-1949年乡村建设学院毕业生人数(不完全统计)如下表:

学年度 教育学系 社会学系 农学系 水力学系 合计
1947 15 14 17 5 51
1948 26 19 13 17 75
1949 19 17 14 7 57
合计 60 50 44 29 183

毕业生除少数留校任助教或自己要求另找工作之外,大部分在璧山华西实验区工作。实验区总处设农业组、合作组、卫生保健组、教育组及社会调查室。在巴县、璧山、北碚、江津、合川等县区推广农业优良品种,兴修水利,给农民办理贷款,组织织布合作社,建立妇幼保健站,办平民夜校,供应农民识字课本和画刊,举办璧山狮子乡和北暗黄确镇社会调查,防治江津地区广柑果蝇等。华西实验区工作人员除部分原平教会者外,大部分是乡村建设学院的毕业生。

乡建学院各学系的设置,贯穿着平教会和晏阳初的乡建理论与宗旨:乡村教育系培养治“愚”的文艺教育人材,农学系和农田水利学系培养治“穷”的生计教育人才,社会学系培养治“私”的组织教育人才和地方行政人员。由于经费和师资的限制,原计划设置公共卫生学系,培养治“弱”的卫生教育人才没有来得及实现。

乡建学院的学生四自会也是按照平教会的四大教育理论来组织的,四自会主席之下设自习、自给、自强、自治四组,故名“四自会”。自习组培养同学的学习能力,自给组培养生产能力,自强组培养健康力,自治组培养组织力。学校办有农场、影音施教队、工友夜校、子弟小学(景慧小学)供学生实习。该院收生标准较严,学生素质较好,有较强的自治能力和组织能力。

学院里学术风气比较自由,图书馆可借阅各种进步书刊,《资本论》、《联共党史》和中共“七大”文献等都可借到。几乎每间学生宿舍都订有《新华日报》,教师可以在课堂讲马列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该院不收学费,考进一些清寒学生。校风比较好。
1946年,重庆掀起了爱国民主运动高潮,乡建学院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的空气更浓。学院取消了训导制,学生四自会权力更大,工作更重。四自会主席由学生民主选举,由班代表会主持选举工作。先由全体投票产生候选人,分别成立竞选团,开展热烈的竞选活动,再由全体投票普选,普选产生的主席组成的“内阁”,任期半年。学生四自会有很高的威信,主持学生的一切课外舌动。从1946年下期起,每届竟选结果基本上都由进步力量掌握四自会的领导权。从此,乡建学院的社团活动、壁报、歌咏、文娱等活动十分活跃,四自会于1940年底及翌年初邀请育才学校学生到该院联欢后,秧歌舞也很盛行。政治空气和学习空气都很浓厚。

乡村建设学院的进步校风,是受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平教会在定县时已有了共产党员参加工作,乡村建设学院(即育才院)创办后,党的力量更强。教师中的党员有王慰民、王启澎、刘秉钧、卢本初等,并有黄省生、翟菊农、霍六丁、徐坚、马特(梁嘉)、白季眉、邹鸿操、刘秉钧、俞福亲、常德仁、林辰(王诗农)、席朝杰、孙伏园、李纪生、李之朴、蔡斐、孙渠、李效庵、郭耀观、田仲济、江德亮等进步教授和教师。学生中从1941年起就有党的支部或小组,最多时有学生党员10多人,进步力量逐渐在全院占压倒优势。

1947--1949年发展了党的外围组织“六一”社和新青社,有社员45人。虽然那是国民党反动派残暴统治的年代,但乡建学院的进步同学可以公开活动,而反动学生却极为孤立,后来只能秘密活动,开黑名单,打小报告。1947年初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和1949年春的争温饱,争生存(“四二一”)学生运动,乡建学院的学生都是站在斗争的前列,全校学生和部分教师步行70多里到沙坪坝参加全市学生的示威大游行,并担任了全市学生联合会(“抗联”和“争联”)的副主席兼秘书长。这个规模较小的学院之所以能发挥出较大的能量,就是由于它占有民主、进步和团结的优势。1947年5月全国性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乡建学院学生也积极响应。国民党反动派于6月1日在重庆进行了大规模逮捕,乡建学院是他们镇压的主要目标之一。该院师生31人被捕(教师8人,学生23人),超过全院师生的1/10。至重庆解放为止,乡建学院学生为民主革命献出生命的有于再、杨翱、陈伯诗、张泽浩等烈士。

解放前夕,国民党部队溃退经过该院,该院师生成立了“保安委员会”,昼夜执勤护校,使学院未受损失。解放后,学院学生先后有80余人参加接管工作和其他工作。后来该院由川东文教厅接管,改名“川东教育学院”。院系调整后分别并入西南师范学院及其他院校。原乡建学院的学生,现在分散在全国各地,有不少是党政骨干、教授、教师、中高级技术人员,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作者:谭重威

:本文有关数据引自四川师范学院档案室所存资料。有的资料引自任宝祥《平教会简介》及《新华日报》的《学府风光》。

THE END
打赏
海报
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校史简介
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旧址掠影 中国乡村建设学院1940年创建于重庆北暗歇马场大磨滩,原名“乡村建设育才院”,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简称“平教会”)培养乡村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