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教育事业的刘拱辰

刘拱辰,本名在枢,巴中市通江平溪(今天诺水河镇)人。1890年生。母早丧,幼年在外公王申甫所设的私馆读书。民国二年(1913年),进保宁联立中学的初中班读书,毕业后进保宁师范。

热心教育事业
热心教育事业

读书时,受辛亥革命潮流影响,立志为通江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保宁师范毕业后,回通江积极为创办新学而奔走。地处山区、文化教育较为落后的通江,地方乡绅,尊孔读经,反对新学。刘拱辰宣传“读书救国”,为新学的建立大造舆论。与邓天璧等经过多方努力,新的学校,终于在城乡建立了起来。民国十二年任诺江镇高级小学校长。

“明治乱、知兴衰”,就得学历史。刘拱辰在读书与教学期间,熟读经史,常常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及当地先贤名流的事迹来启迪教育青年,打开思想窗户。任诺江镇高等小学校长时,曾为该校写了校歌: ?“壁山严正,诺江清涟,感应了壮行幼学,为继往开来著先鞭。读书台下,翰彩堟前,遗留了文经武纬,做我们模范有先贤。”

刘拱辰在教育青年时,特别注意选用乡土教材。读书台是十六国时期李雄读书的地方。李在少年时努力学习,及长随父李特带十万饥民到川西,后来建立了“汉国”。翰彩球是通江翰林李钟蛾的住地。李少年时多病,好嬉戏,娶井研雷氏,得其砥励,连升三级,当了太史,成了史学界名流。刘拱辰引用这些乡土实例激励学生,收到了好的效果。大批青年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通江新学,由县城逐步发展到乡村。全县由一所高级小学逐渐发展到八所,初小由几所发展到三十多所。

THE END
打赏
海报
热心教育事业的刘拱辰
刘拱辰,本名在枢,巴中市通江平溪(今天诺水河镇)人。1890年生。母早丧,幼年在外公王申甫所设的私馆读书。民国二年(1913年),进保宁联立中学的初中班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