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巴中市巴州区的川剧事业
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孙元栋(国卿)教出来的玩友董律生、龚祉安、王小伯、曾希哲、廖梦生、胡连、苟绍禄、贺子培、陈跃光、朱自泉等人将“永兴社”迁到白马井街口王炳南的茶馆(今胜 …
阅读更多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孙元栋(国卿)教出来的玩友董律生、龚祉安、王小伯、曾希哲、廖梦生、胡连、苟绍禄、贺子培、陈跃光、朱自泉等人将“永兴社”迁到白马井街口王炳南的茶馆(今胜 …
阅读更多巴中在清朝末期,就有外国宗教传人。 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年),欧洲天主教传教士进人四川的人增多,法国人金司铎到巴州,在巴州城的大东街首次建起圣修堂。此为天主教传入巴州的开始。 …
阅读更多巴州城(现巴中市巴州区)坐落在深丘环抱之中。古城巴州诞生于后汉,在巴河南岸用土建造,叫做土城,后又称汉昌城。北岸红岩子旁亦有土房建筑。梁末(556年至557年),巴州城分为内城 …
阅读更多巴中的建置始于东汉。和帝永元年间(89年~105年),据考证为永元三年(91年),划宕渠之北,包括今巴州区、通江、南江、平昌及万源等县西部的巴河流域地区,置汉昌县(治今巴州区巴州 …
阅读更多镌刻于巴中南龛坡的“光福寺”(寺庙本身毁于文革,早成废墟,可能会重建)三字,相传是乾元三年(760年),大唐皇帝肃宗(李亨)将“禄”改“福”而来,即将严武奏请赐“光禄寺”而题为“光福寺”的 …
阅读更多1918年,吴裕卿等人在巴中创立庆丰泰商号,主营日用瓷器及嫁妆用品,通过精准把握市场行情迅速扩张。 1924年,起借助与军阀杨杰的勾结,开始高收益汇兑业务,形成覆盖川陕甘的金融网络,通过15%高额汇费积累巨额财富,并购置大量田产。 1931年,上海合作商号倒闭致8万元坏账,次年"一·二八事变"又遭战…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