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通江县城风貌格局揭秘
通江县城历史悠久,依山修筑,傍水夯建,北依炮台山,东枕蹇家山,西、南濒诺水,与壁山隔江相望,为历史文化名城。古时城内建筑众多,历经千余年变迁,战火沧桑与历次重修,至今,仅 …
阅读更多通江县城历史悠久,依山修筑,傍水夯建,北依炮台山,东枕蹇家山,西、南濒诺水,与壁山隔江相望,为历史文化名城。古时城内建筑众多,历经千余年变迁,战火沧桑与历次重修,至今,仅 …
阅读更多到1953年春,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至此,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实现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向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历史性转变。 土地改革以后,政府引导农 …
阅读更多赤北县:治泥溪场。辖6区4市。 苦草坝区:治苦草坝。辖7乡:泥溪场、景家湾、马家沟、李家梁、钟家岭、中坝里、沙坪。 空山坝区:治空山坝。辖2乡:空山坝、上程家坝。 铁溪区:治钢溪 …
阅读更多通江历史上有“鄢蓝起义”在通江、明朝李自成、张献忠队伍在通江、白莲教起义在通江、红灯教反对“十元丰”斗争、涪阳坝抗捐斗争吃大户、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几次激烈的反抗运动。 一、“鄢 …
阅读更多一、踊跃应征参战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我县广大爱国青年,“鉴于国事之危亡,靡不抛弃家室,荷戈杀敌,以争取国家之独立,民族之生存”。八年期间,我县共配兵额4740名,除1941年及 …
阅读更多自北朝西魏大统中置诺水县,唐武德三年(619)天宝元年(742)改始宁郡治为通江县,治今诺江镇,毛峪之境域悉为所属。 宋宁宗丙辰岁(1196)住四川安抚使安炳,为防金兵侵蜀,乃初建城 …
阅读更多通江县,是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的重要根据地。红军北上抗日后,广大农民深受地主资产阶级的残害与剥削,终年劳动,不得温饱,直到1949年底,全县解放。在共产党和 …
阅读更多按通江从汉武帝完封5年(公元前106乙亥)起隶巴郡宕渠县,至西魏置诺水县,唐改置壁州、后更县名为通江县。该县1976年在三合公社清水池大队天星桥水库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石凿、石斧(经四 …
阅读更多通江现已探明古道四条,是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米仓道东线(秦汉时期)、汉壁道(唐)、洋壁道(唐)、荔枝道(唐)。 一、米仓道东线(秦汉时期) 通江为米仓道重要支线,走向上起南 …
阅读更多乾隆二十九年(1764),(现四川省)通江县始建了“东皋书院”(今通江中学),由知县张邦恒创建,蒋士椿募资。道光初,张瑾增修。 道光辛卯科拔贡陈元良自同治初辞鄜州山长回到家乡通江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