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南江股份制企业的试点——太和丝厂
南江在二十世纪20年代破天荒地创办了本县第一家股营企业—太和丝厂。它开创了南江缫丝工业和股营企业的先河,它为数千年的农业穷县开辟了发财致富和增光添彩之路。 这个厂的创始人 …
阅读更多南江在二十世纪20年代破天荒地创办了本县第一家股营企业—太和丝厂。它开创了南江缫丝工业和股营企业的先河,它为数千年的农业穷县开辟了发财致富和增光添彩之路。 这个厂的创始人 …
阅读更多1913至1934年,四川全省为军阀割据,称为防区制时期。南江即在国民党所编陆军21师统治下,师长田颂尧,该师后升编为29军。凡属某军防区所辖,各县兴革事宜,军阀们有擅专之权。在地方 …
阅读更多通江现已探明古道四条,是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米仓道东线(秦汉时期)、汉壁道(唐)、洋壁道(唐)、荔枝道(唐)。 一、米仓道东线(秦汉时期) 通江为米仓道重要支线,走向上起南 …
阅读更多乾隆二十九年(1764),(现四川省)通江县始建了“东皋书院”(今通江中学),由知县张邦恒创建,蒋士椿募资。道光初,张瑾增修。 道光辛卯科拔贡陈元良自同治初辞鄜州山长回到家乡通江 …
阅读更多清朝(现四川省)南江县建了5个书院,分别为龙门书院、清源书院、龙池书院、东垣书院、公山书院(今南江中学)。《大清一统志》之《保宁府·学校》载:“龙门书院,在南江县,乾隆十七年 …
阅读更多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一种教育机构,是传播文化、施行教化的重要场所。我国书院制度兴起于中唐,繁荣于明清。 一、巴州城最早的书院 丹梯书院是四川较早出现的书院之一,也是巴州 …
阅读更多道光三年(即公元1823年),谢锺灵(榜名:谢纶恩)就出生在这里。他自幼在父母的教化下,二十岁就在南江考中秀才,但他不满足现状,仍专心读书,一心考取功名,然而却因消息闭塞和缺 …
阅读更多兰草渡(平昌兰草乡),地处平昌县西北角。源于大巴山麓的巴河贯穿全境。在近代陆路交通不发达时,这里是上通陕西,下连重庆通商行人的必经之地。 清康熙末,兰草渡周围10余里地尚无场 …
阅读更多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鄂豫皖挥师南下,翻秦岭,越巴山,由陕南进入巴中,创建了川陕省革命根据地。1933年夏,红军中原有的一个新剧团(约九十多人)在川陕省同巴中、 …
阅读更多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孙元栋(国卿)教出来的玩友董律生、龚祉安、王小伯、曾希哲、廖梦生、胡连、苟绍禄、贺子培、陈跃光、朱自泉等人将“永兴社”迁到白马井街口王炳南的茶馆(今胜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