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桥碑
龙门桥位于通江县永安镇石庙子村二组,又名龙门溪桥。《龙门桥碑》双面阴刻,记载了乾隆五十四年 (1789) 修造龙门溪双桥原由、经过、捐修人姓名及功德。其碑文曰: 如有污毁碑上字迹者 …
阅读更多龙门桥位于通江县永安镇石庙子村二组,又名龙门溪桥。《龙门桥碑》双面阴刻,记载了乾隆五十四年 (1789) 修造龙门溪双桥原由、经过、捐修人姓名及功德。其碑文曰: 如有污毁碑上字迹者 …
阅读更多起来林上月,潇洒故人情 ①。 铃阁人何事,莲塘晓独行②。 衣沾竹露爽,茶对石泉清。 鼓吹前贤薄,群蛙试一鸣③。 作者:羊士谔 说明:此诗是作者夏天早晨在南馆林塘的荷花池上散步的即兴 …
阅读更多其一 东风朝日破轻岚,仙棹初移酒未酣①。 玉笛闲吹折杨柳,春风无事傍鱼潭②。 其二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③。 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④。 作者简介:羊士谔,生卒年 …
阅读更多近廓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①。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②。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③。经行绿叶望成盖,宴坐黄花长满襟④。此木尝闻生豫章,今朝独秀在巴乡⑤。凌霜不 …
阅读更多无奈巴南柳,千条傍吹台②。 更将黄映白,拟作杏花媒⑧。 作者:李商隐 说明:此诗似在批判柳絮的轻佻放纵,含蓄蕴藉,抑或另有所指。 注:①暗记:默记。柳下暗记:在柳下所想到的。 ②无 …
阅读更多玉皇殿,早毁,遗址大概在今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曾口中学内。 晋士人周与,天帝召见,引升殿,仰视天帝,面方一尺,有宋黑杀翊圣降语终南诸天侍卫,仰视天帝,惟见光满帝殿。仙班既退, …
阅读更多柳映春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①。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②。 作者:李商隐 说明:本诗取首句第一字“柳”为题,并非写柳,实写羁旅之情。 注: ①“春潭”原本作“江潭”,据《全唐 …
阅读更多想像咸池①日欲光,五更钟后更回肠。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② 说明:本诗写巴江之地常年多雾,难以见到太阳,增加了宦游羁旅之人的离愁。 作者:李商隐 注:①咸池:东方的大 …
阅读更多为恋巴江好,无辞瘴雾蒸。① 纵能朝杜宇②,可得值苍鹰? 石小虚填海③,芦铦未破矰。 知来有干鹊④,何不向雕陵! 作者:李商隐 说明:作者以北方飞来的鸟儿自喻,虽然自认委屈安居于巴江 …
阅读更多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1】。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2】。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 813 年~858 年),字义山,号玉豁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开成二年 (837 年) 进士。曾依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