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巴中县)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名单(1978-2020)
本文统计了1978-2020年巴中县(现巴州区)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包括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其中省级三等奖三项,其余全部为四等奖。 项目名称获奖等级承担单位主研人员获奖时间油橄榄 …
阅读更多本文统计了1978-2020年巴中县(现巴州区)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包括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其中省级三等奖三项,其余全部为四等奖。 项目名称获奖等级承担单位主研人员获奖时间油橄榄 …
阅读更多芦山乡位于巴中市东边缘,治所芦山寺,距巴中城36公里,幅员16。7平方公里。海拔:马鞍山最高661米,跳石溪口最低307米,平均480米。1997年辖7个村,56个社,有2480户,8986人。 芦山 …
阅读更多巴中市巴州区店子乡即店子河,原名三岔溪。 民国时,无集市,属曾口乡。 苏维埃时,于二龙场、店子河分设乡苏,属曾口区苏。 1952年春,划出曾口乡3个村和兴文乡第三村建店子乡,辖8个 …
阅读更多巴州区金碑乡是由复兴场发展而来,原名复兴乡。 复兴场,原名八缺子。民国初,改名复兴,属曾口乡。 苏维埃时,于复兴场、双山子分设乡苏,属曾口区苏。 民国25年,置复兴乡联保,辖5 …
阅读更多据《三江口地方志》载:清水驿畔,桑林绵绵,望之无涯,农家勤桑养蚕,缫丝织绸。 原《达县志》载:“清雍正年间,绥定知州勤于民事,以劝蚕桑,如有无桑人户,定以惰民责处。” 巴州区 …
阅读更多民国3年,实行乡、保、甲、牌制,置鼎山乡,辖羊凤、龙凤、瓦子、过街楼等四个场市. 民国31年(1942年)4月,设羊凤乡。 民国36年(1947年),羊凤乡与大罗乡合并为大羊乡。 1951年3月 …
阅读更多白云乡治所大茅坪。大茅坪,原无集市,场随乡治迁此而兴。 民国时,属三江乡。 苏维埃时,于土地垭、观音堂分设乡苏,属三江区苏;并设乡苏于白云山,属兴文区苏。 1952年春,建白云乡 …
阅读更多兴文,历史上称兴文场,原名针匠垭。相传在古代,有一名擅长制作缝衣针的工匠住在此地,在巴中城周边赫赫有名,久而久之人们便称此地为针匠垭,后来根据谐音又称曾子垭。 1919年后,乡 …
阅读更多花溪乡位于巴中市巴州区,与通江县杨柏镇接壤,历史上,因场下有乌鸦潭,潭内有一奇石,有花纹,形似鸡,故名花鸡河,后称花溪河,乡因河名。 民国25年,花溪乡境域设花新板、太乡联保 …
阅读更多乾隆六十年秋,襄阳教匪齐王氏、樊人杰、王光祖、张汉潮、阮正隆等作乱。嘉庆元年秋,东乡教匪王三槐、冷添禄,太平教匪龙绍周,达州教匪徐添德,庹大信等作乱,陷东乡。时,贵州铜仁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