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醇”酒的来历
一千多年前,平州(今平昌)县境地广人稀,物产丰富,盛产稻米、小麦、土米、高粱,富余的粮食自然成了酿造美酒的原料。境内遍布“烧锅”、“糟房”,家家户户米酒飘香。该米酒没有经过蒸烤 …
阅读更多一千多年前,平州(今平昌)县境地广人稀,物产丰富,盛产稻米、小麦、土米、高粱,富余的粮食自然成了酿造美酒的原料。境内遍布“烧锅”、“糟房”,家家户户米酒飘香。该米酒没有经过蒸烤 …
阅读更多刺笆门,即今平昌县驷马镇。据载,其名出现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明末崇祯年间,因持续大旱十多年,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各地纷纷举义反抗封建统治。农民领袖张献忠,于陕西米脂县十 …
阅读更多据传,宋时僚人(俗称南蛮子)沿长江逆水迁徙,沿着支流,寻其居所。为避兽袭,常将沿河石头凿空,供其居住。“僚人在山谷者,穴居野处”,“穴居”,指的就是在石凿的洞穴居住。僚人凿的穴 …
阅读更多平昌县镇龙场镇的东北角,即现在公路的上面,有一口大堰塘。千多年前,这里是一个小山包,背靠座座群峰。据说,宋时,小山包上修建有一座四合院寺庙,周围松柏参天,苍翠欲滴,绵延百 …
阅读更多此山位于平昌县云台镇新街的东面,海拨500米。 此山何为金子山?远在两百年前,这个村子的山湾里—现在的四组,有一发财人的遗孀,人叫何寡母。家中请了一个长工比较老实,做一手好农活 …
阅读更多民国丁卯《巴中县志》479页载:“明将军胡大海墓,土人言在县北邱家堡之大海山下”。《辞源》载:胡大海,明·开国功臣,今安徽泗县人,死于浙江金华。那胡大海怎么又来到巴中平昌澌岸乡( …
阅读更多苟文明,巴州鼎山乡四甲楠木场三槐院(今平昌县响滩镇三槐村)农民。生于乾隆年间(具体年号不详),卒于嘉庆七年(1802)。白莲教“巴州白号”创始人之一,被教众呼为“副元帅”。罗其清 …
阅读更多平昌县白衣庵的吴镇,是清朝中后期的翰林、御史。此人少年好学,读书着迷,步人仕途,为官刚直,人称“铁面御史”,至今流传着他许多感人的故事。 一、幼年刻苦读诗书 误把墨汁当 …
阅读更多“沿溪河”,即现在巴中市平昌县云台镇老街,是清乾隆末建场时的旧称,后来叫“老官庙”直到解放,后因附近红云台有“天生红云台”之说而得名云台。 开初,“沿溪河”还是一处沿自石城山下一条 …
阅读更多清咸丰以前,平昌县得胜镇北山寺只一正殿,房子陈旧。后来外地来一和尚俗名雷自然。雷很有文才,上山后广收门徒,四处化缘、维修、扩建寺庙,但募资有限,建修维艰。时寺中有一小和尚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