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平州(今平昌)县境地广人稀,地广得能跑马,人稀得能听见风唱歌。地里却是个宝,稻米、小麦、土米、高粱,长得跟小山似的。粮食多得吃不完,聪明的人们就想了个法子——酿酒吧!于是乎,整个平州地界,到处都是“烧锅”、“糟房”,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飘着米酒的香气,甜丝丝,暖烘烘的。那酒啊,没经过什么精贵的蒸烤,度数不高,你一口气能喝上几大碗,脸红是会红,但绝不会东倒西歪地醉倒。酒是好酒,可惜啊,那时候的人们,守着田埂,想着庄稼,哪知道这琼浆玉液还能换钱,都是自家酿了自家喝,藏了这人间至味。
光阴荏苒,到了清乾隆51年(1786年)。京城那边,朝廷下了道严厉的禁酒令,说是要保证粮食供应。这下可把全国各地的酒坊都给吓坏了,纷纷关门歇业。偏偏在湖北,有个姓唐的酒师索性收拾行囊,带着家人,一路向西,躲进了四川盆地深处江口镇。唐师傅在江口安顿下来,发现这里虽然禁酒令有名无实,但当地人还是习惯自酿自饮那种度数不高的米酒。他心想:这可不行!我的手艺不能埋没,我得做出点不一样的来!于是,他带着家人和几个帮手,开始伐木凿石,在山脚下建起了酿酒作坊。为了酿出绝世好酒,他可没少下功夫。他亲自跑到清泉边,研究泉水的特性;又拜访了当地懂得酿酒先生,讨教经验。他日夜守在酒缸旁,观察、调整、品尝,反复试验,失败了再重来,不知道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唐师傅打开了一坛新酿的酒。一股前所未有的香气扑鼻而来,那不是简单的米香,而是带着泉水的清冽、粮食的甘甜,还有一丝丝难以言喻的醇厚。他舀起一碗,先闻,再品——香醇回甜,入口爽快,咽下去后,喉咙里还留着丝丝净爽,回味悠长,简直让人醉心!唐师傅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知道,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好酒!他给它取了个名字,名曰“酊缸酒”,深受江口百姓喜爱。只惜州境层峦叠嶂,沟谷纵横,醇厚清香的“酊缸酒”未能卖出巴州境内。
时间来到了同治年间,柳州(今白衣镇)籍举人云南布政史吴德溥因抚边有功,回朝面圣后回乡省亲,喝了江口颇有名气的“酊缸酒”后,觉得故乡佳酿,颇堪造就。他心里头咯噔一下,觉得这家乡的酒,简直就是块璞玉,只要好好打磨,肯定能成宝贝!这一趟回家,吴德溥心里就装下了这坛酒。他回京城了,可脑子里老想着那“酊缸酒”。他想,我这家乡酒要是能再提升提升,该多好!于是,他开始使出浑身解数,京城内外,甚至更远的地方,但凡听说哪家有酿酒的好手艺,他就亲自上门拜访,跟人家虚心请教。他这一趟,可不是为了显摆自己官大,而是真心实意地想学本事。他跑遍了好多家民间酒坊,把各家各派的酿酒绝活儿都记在心里,这一来二去,没几年,自己就成了一位酿酒的大行家!
同治九年(1870年),吴德溥终于告老还乡,他没急着回柳州城,而是直接去了江口镇,找到了那眼据说能酿出最好酒水的沁心泉。就在泉边,他大手一挥,盖起了自己的酿酒坊。这下好了,他那些年在外面学来的本事,可算有地方施展了!吴德溥开始亲自上手酿酒,这酒啊,因为吴德溥当年见过大世面,知道宫廷里御酒是怎么做的,他就把那些高深的门道,还有自家琢磨出来的心得,都融进了这酒里。你想想,这酒能不好喝吗?一尝,嘿!比原先那“酊缸酒”又高了好几个档次,那叫一个香醇绵柔,回味无穷,简直是入口即化,喝下去浑身舒坦!自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酢酒”。
这“小酢酒”的名声,就像长了翅膀,很快就飞到了京城。有一次,吴德溥托人带了一坛最好的“小酢酒”进宫,献给同治皇帝。皇帝老爷子本来就是个爱喝酒的,一尝这酒,眼睛都直了,连声说:“好酒!好酒!这哪里是凡间的酒,简直是神仙喝的仙露!”他高兴得不得了,甚至动了心思,想亲自跑到蜀地这山高路远的江口来,好好品尝品尝这人间仙酒。
可这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皇帝老爷子虽然心痒痒,但也知道这路不好走,最终只能把这个念头压下去了。虽然没来成,但心里那份喜欢是实实在在的。于是,皇帝降下圣旨,让当地的县太爷,以后每年都要把江口的“小酢酒”送到京城来,作为贡品孝敬他。这一下可了不得!江口的美酒,从此就打响了名号,不光是四川有名,连京城那些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都知道了。江口“小酢酒”誉满京华。
家乡美酒深深影响着一代代在异地做官、经商的江口人。清光绪九年(1883年),江苏海州知州廖纶,晚年隐居江口,常与文友漫步山林,畅饮“小酢酒”。正式开始了“江口醇”的传奇。
相传一日廖纶醉游南台山,见山上古木参天,奇花异草葱翠,涓涓溪水垂帘,汇于龙泉崖口。好水酿好洒,他为神奇龙泉的叮咚声所激发,用南台清泉酿酒的灵感油然而生。廖纶下山后,即邀亲友伐木凿石,建坊酿酒。为了酿出比曾受皇帝青睐更胜一筹的好酒,廖纶走出家门,三顾沁心泉,五访吴德博,并请来绵竹酿酒高师,仿剑南春的制法,融进本地特色和宫廷秘方,反复调制,终于酿出香醇回甜,爽口尾净,饮后回味无穷,又上一个档次的“南台酒”来。“南台酒”一上市,便深受嗜洒者欢迎。除州境城乡争购外,还远销绥定(今达州)、巴州、渝州(重庆)、锦官(成都)等地,供不应求。
20世纪80年代初,在“南台酒”开始创立“江口醇”品牌。

蜚声川内的南台名酒经“江口醇”人百余年励精图治,不断改善工艺,以优质高粱、糯米为主要原料,辅以核桃、枸杞、天麻、虫草等10多种可食用中药材配制发酵酒曲,采用窖中窖复式发酵工艺,经无数次艰苦试验,无色透明韵“江口醇”保健酒便以它的醇厚、清香牢牢扎根市场。1991年5月在东京国际酒类质量评比中获金奖后,“江日醇”更是名声人噪,成为川酒中的佼佼者,被誉为“第七朵金花”而闻名全国,走向世界。至2004年,“江口醇”发展壮大成为具有13大系列近200个规格品种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