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文明喋血大巴山

苟文明,巴州鼎山乡四甲楠木场三槐院(今平昌县响滩镇三槐村)农民。生于乾隆年间(具体年号不详),卒于嘉庆七年(1802)。白莲教“巴州白号”创始人之一,被教众呼为“副元帅”。罗其清被官兵捕获后,遂为“巴州白号”主帅。

苟文明生于佃农之家。父苟子举,母鲜氏,生文明、文曲、文昌、文士、文武、文禄、文齐。除苟文明、苟文曲、苟文齐外,余皆因病因灾先后死亡。苟文明上过三年私塾,自小聪慧。因悟性高,被楠木场人呼为“小秀才”。

苟文明年青时,“颀而长,有胆识”(石香村居士《戡靖教匪述编》卷十一《罗其清、苟文明》)。苟文明文有“小秀才”之称,武能敌三四人攻击,然而因各种原因,始终无应考机会。苟文明城府深,但为人和善,善交朋结友。常与鲜大川(苟文明母亲嫡侄)一起谈论生活艰辛、世道不平。曾出谋,由鲜大川痛打过官府税吏。

嘉庆元年(1796),苟文明、鲜大川已与罗其清商妥,准备起事反清。邻近的寇家营(在今平昌县南风乡凉树村境内。时属仪陇县)有人报告官府,苟、鲜议定攻打冠家营首次无果而返。八月,两人临场智取得手,殊知寇家营陈姓族人训练乡勇,新立寨栅早已防御。十二月,苟文明、鲜大川应罗其清约,于三槐院、方山坪先后举事,然后,苟文明、鲜大川挈族奔赴方山坪,与罗其清合为一处。罗其清除了会织布外,本无其他技能,全依仗苟文明、鲜大川理事。罗其清在方山坪四周高险处构筑寨垒,以为屏障。又派人联络达州徐天德、东乡王三槐、太平龙绍周、通江冉文俦等白莲教首领,约定相互支持,共为援翼。

麻坝寨残存的寨门
麻坝寨残存的寨门

嘉庆二年(1797)元月,徐天德、王三槐失利张家观。徐、王派人来方山坪与罗、苟、鲜商量对策。四月,冉文俦在王家寨失利来方山坪与罗合,几股教军共同拟定了“打出川东北,与楚、陕教军靠拢”战略方案。时南充县知县刘清至方山坪劝罗其清降,被罗、苟、鲜等拒绝。

嘉庆六年,由于白莲教各首领连年征战不得整息,加上嘉庆死令德楞泰、额勒登保以重兵追剿。多股义军中早期起义的头领越来越少,较大的股只有苟文明、龙绍周、辛聪、冉学胜等约2.4万人,活跃于川、陕边境,与额、德等强兵周旋。

八月,襄阳起义的高家营(早期首领高天德)、齐家营(早期首领王聪儿)后期首领高见奇、高斗牺牲。九月,龙绍周栖牲,此时,方山坪、达州、太平、东乡起义的老将只剩下苟文明了,在这危难时刻,苟文明及大儿苟朝九、族弟苟文润等无所畏惧,继续打起白莲教旗号,收罗高家营、齐家营的残部和其他各号小股义军,很快发展到了3000余人,成了当时川、陕、甘一只反清劲旅。由于他们作战灵活,忽川忽陕,忽主动进击,忽隐于老林,使朝廷及追剿将勇十分恼火。

十一月,苟文明率领人马,从四川广元渡嘉陵江遏近宁羌、略阳、阶州等地,迫使陕甘总督长麟由汉中驰回甘省,“赶办粮饷”,(清·仁宗实录卷九十一)又调兵分布岷州、秦州、巩昌一带堵防。苟在李家坝两次抢占山梁,依高而下痛击清军,“势极凶悍”〔清·仁宗实录卷九十二),缴获大量衣服、枪、箭等物,迫使经略西安将军额勒登保、参赞大臣德楞泰不得不向川、陕交界处集中。嘉庆皇帝下令“专剿苟文明一股”。对“延误兵机的四川提督七十五革职拿问”(清·仁宗实录卷九十三)。

十二月,苟文明乘大宁七星坝一带敌守兵甚弱,遂由西乡偷越汉江,进入南老林,大败清军副将韩自昌,使嘉庆帝十分恼火,下令“将额勒登保革去伯爵降为一等男,并拔去双眼花翎”。

嘉庆七年上半年,苟文明带领余下的三百多人越入秦岭一带。六月,家属、小儿被俘。文明自感危急,即将他的印符托给儿子苟朝九,军事上托给族弟苟文润、先锋王仕贵,自己独带少量部队伺机杀敌。七月十七日,清总兵李应贵捕获二名文明的部下士兵,供出他藏于宁陕厅“花石岩”,李带队四周搜捕,在拼杀到箭尽刀折,无路可退时,苟文明不甘受辱,效王聪儿、姚之富投岩重伤,仍与前来捕捉的清兵搏杀至牺牲。

文明战死消息,六百里加急于河北承德山庄。嘉庆帝“披览奏函,瞻依居处,不觉声泪俱下。召见军机大臣时,哽咽不能宣旨。”

(源自清·仁宗实录卷一百一)

THE END
打赏
海报
苟文明喋血大巴山
苟文明,巴州鼎山乡四甲楠木场三槐院(今平昌县响滩镇三槐村)农民。生于乾隆年间(具体年号不详),卒于嘉庆七年(1802)。白莲教“巴州白号”创始人之一,被……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