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澌岸镇建制历史沿革
清末民初,四川省下分道,道下设府,府下设州。这时,澌岸地区属川北道保宁府(今阆中县)巴州明山乡管辖。 民国二年(1913年),军阀郑启和占据巴州,改州为县,名巴中县。县设三十乡,澌 …
阅读更多清末民初,四川省下分道,道下设府,府下设州。这时,澌岸地区属川北道保宁府(今阆中县)巴州明山乡管辖。 民国二年(1913年),军阀郑启和占据巴州,改州为县,名巴中县。县设三十乡,澌 …
阅读更多响滩镇早名拱桥坝,因地势低洼,常遭洪水袭击,后移至鱼田青杠林(今响滩中学校门外街道河边)。拱桥坝下游千余米处,有一急滩,高约数十丈,下有石嵌,内宽外狭,水流湍急,瀑布声响 …
阅读更多民国35年9月,经国民政府批准,巴、平分治,将巴中县所辖的第3区12乡,第2区所辖的得胜、驷马、澌兰、粉壁,第4区所辖的大寨、楠木、龙岗、佛楼、岳家等乡镇,达县所辖的白衣乡、西兴 …
阅读更多平昌历史悠久,置县迄今已有1700余年。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置平州县,属巴西郡,治所汉王庙(今江口镇龙潭村),先后隶属巴西郡、大谷郡、遂宁郡。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更名“同昌县” …
阅读更多明末清初,民间习惯酿醪糟、酊缸酒,境内以白衣小角楼小酢酒著名平昌县志 康熙十八年(1679年),吴鸣琳及张太母从江西宜黄挑担煮食元宵辗转来到白衣。稳定之后,兴吴氏酒坊,帮助乡邻 …
阅读更多江口镇从光绪二十六年(1900)起,始有药商在此开店设铺。截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50年内,在江口镇虽先后开设过中药店铺22家、西药店3豪,但由于战乱、火灾、土匪抢劫、行业内部相互排 …
阅读更多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巴中市调整通江县、平昌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20〕4号) (一)撤销六门乡、坦溪镇和江口镇,设立金宝街道,将原六门乡,原坦溪镇百花社区、 …
阅读更多马鞍乡,旧名城隍庙、石板场,海拔980米。 据《(道光)巴州志》卷二《建置志上·场镇》记载,清道光初年,巴州共十一乡、四十四甲。 今马鞍乡属巴州新德乡一甲,至道光年间(1821—1850 …
阅读更多大寨,因场后有一大寨山而故名。 1933年建大寨乡苏维埃; 1950年建大寨乡; 1952年设大寨区公所,辖响滩现有乡镇; 1956年撤区公所至响滩; 1958年建大寨人民公社; 1984年复名大寨乡 …
阅读更多一、民国时期的金融机构 民国22年(1933)3月下旬,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在通江县城成立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银行总行”。总行办公地址设在通江城外的西寺。后迁苦草坝(今永安镇)。对外营业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