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双泉乡古代著名人物——李炳春

又有一次,十四五岁的李炳春和二三窗友相邀进城会文,回家时路过老官庙的黄梁垭,离家还有四十里,且时,已经夕阳西下,暮色苍茫,他便和同行的窗友到路旁一户人家借宿。门口一位老人,正在看一个年轻姑娘面对夕阳剪花。李炳春上前向老人深深一揖,同时说明来意。老人见他们都是长袍马褂的小书生,谈吐斯文儒雅,就笑着说:“歇宿有地方,但有一对,看你们谁能对上?”炳春恭敬地说:“请上联”老人指着姑娘手中的纸花说:“花剪剪花花不谢”。同窗们都低头沉思,忽然随风飘来一阵咕咕的水车车水声,炳春灵机一动,随口说:“水车车水水倒流”

“行吗?”

老人哈哈大笑,连说,“好,好!如果我老汉没猜错,你大概就是双凤的李炳春吧?”窗友齐声说:“就是他呀,老人更高兴了,赞叹说:“果然是个神童,果然是个神童,边说边把他们让进屋去。”

大约是1890年光绪十六年左右,32岁的李炳春去北京参加朝考,住在同乡京官李承恩公馆。(李承恩是武榜眼,任后宰门将军,属光绪皇帝近臣,后升九门提督)三场试毕,列朝考一等,经过保和殿之试,名列二等。奉诏面圣,因不熟朝仪,东张西望,被值殿官奏为欺君,几乎丢了脑袋。幸李承恩跪下保本,说他来自巴蜀边陲,年幼无知,贪看金銮殿上的对联,并非欺君。本来光绪就没有生气,加上李承恩讲情,落得做个宽宏大量的圣君,便开口说:“既是看对联,如能背出正殿对联就可赦罪。”

结果李炳春不仅背出了正殿对联,而且连左右两幅也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光绪帝满心欢喜,不但未降罪,还赐了李炳春“红绫饼”二枚(据李氏后代说“红绫饼”即用红绫包裹的糖饼),铨授直隶州判官。

一场虚惊虽是过去了,却使名利心本来淡薄的李炳春更加心灰意冷。深深感到仕途的艰险,想起了“伴君如伴虎”的古训,于是恳求李承恩,以父老母病为由,辞去直隶州判官职务,回家孝养父母。李承思也确实帮了他的忙,使他如愿以偿,从此李炳春回到通江。

李炳春回通江后,著书讲学,执教于通江东皋书院,兼修《通江县志》。平时以诗文自娱,曾著有《享走集》传世,现流传的有《壁山漾碧亭池记》,《汪东桥碑记》、《和简馨的诗》等。

后于甲子年(一九二四年)逝世,享年62岁。

文章主要内容来自:双泉乡志(1985)

THE END
打赏
海报
通江县双泉乡古代著名人物——李炳春
李炳春(1858—1924)号李希唐,通江双凤场李家(现双泉村一组)人。自幼聪颖,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一岁补廪,三十二岁赴朝考拔贡,均名列第一。其父李元泰,号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