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王望山”与“望王山”孰对孰错
转载自《巴中新报》,作者不详,转载此文的目的,不是为了争论什么望王山与王望山的问题。近年来巴中发展很快,但是对文化的认识有了一定偏差,比如,什么巴人故里,什么川陕革命首府 …
阅读更多转载自《巴中新报》,作者不详,转载此文的目的,不是为了争论什么望王山与王望山的问题。近年来巴中发展很快,但是对文化的认识有了一定偏差,比如,什么巴人故里,什么川陕革命首府 …
阅读更多镌刻于巴中南龛坡的“光福寺”三字,相传是乾元三年(760年),大唐皇帝肃宗(李亨)将“禄”改“福”而来,即将严武奏请赐“光禄寺”而题为“光福寺”的。 严武贬巴州刺史。严武文武全才,精明能 …
阅读更多阅读清代通江三李的《雪鸿堂文集》,犹如一次走近三李的精神旅程。走近三李之旅,令人颇不宁静,一直伴随着内心的震颤和感动。一方面,为其胸怀宽广、学识渊博、仁政爱民而一唱三叹 …
阅读更多1946年夏,已任南江县长五年多的惠政十分显著的同民众结下了深厚感情的龙德渊,内悉自己在各种反动势力的诬告下,即将另调。他在离任前用感动人心的诗句,回顾了他在南江任期的工作情 …
阅读更多1941年10月10日,我国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阶段,南江县长龙德渊为了鼓励抗日战争家属支持亲人在前线奋勇杀敌,为了动员更多的青年去抗日前线,特写了亲笔信慰问南江的抗日家属。现将其 …
阅读更多通江“三李”即清初四川文化名人李蕃、李钟璧、李钟峨三人,“三李”著述丰富,且均有政声,赢得了百姓及士人的拥戴,然而“三李”由于官职较低,史籍对于他们的记载语焉不详,讹误甚多,今就“三 …
阅读更多通江“三李”是指清初通江李蕃、李钟璧、李钟峨父子三人。 “三李”出仕时间虽有长短,然为政理念高度一致,都以经世致用为导向,取得了显著的政绩。然“三李”的为政理念和政绩未能得到学界 …
阅读更多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大巴山,横亘在川陕鄂三省交界处,形成了巴蜀北出中原的天然屏障。“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巴岭蛇山的土著先民,洪荒时代就不曾停 …
阅读更多今从南江《何氏宗谱》上发现了一种源于民间的条例,朴素而具原始色彩的奖学基金制。 据谱载:元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1368年)南江何姓第一代始祖何悟真落户于南江长池乡后,经营 …
阅读更多南江县城东门沟有一处早在唐代就颇有名气的游览胜地,就是由曹蒲涧、太子洞、碧岩三者缀珠般连成的涧、洞、岩多层次景观。唐人描述它“巨石垒倚,嘉木交映,空森复耸,奇势异状,绿苔青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