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父子三进士和兄弟四举人
清乾隆年间,通江县火炬镇唐村坝朱绍颜、朱舒、朱昱父子,同时考中,名震京师,炫赫一时。根据当时惯例,凡中进士的要参加皇帝举办的“琼林宴”,按榜列名次,迎迓入座,初迎昱列席不坐 …
阅读更多清乾隆年间,通江县火炬镇唐村坝朱绍颜、朱舒、朱昱父子,同时考中,名震京师,炫赫一时。根据当时惯例,凡中进士的要参加皇帝举办的“琼林宴”,按榜列名次,迎迓入座,初迎昱列席不坐 …
阅读更多李钟峨,通江人一直称为“李翰林”,其人生的轨迹可以分为4个部分:多病而“耽嬉戏”的青少年时代、艰苦备尝“且耕且读”的壮年时代、青云直上的翰林院时代、居住乡里潜心著作的晚年时代。 …
阅读更多李承恩,字延育,晚号树棠,1850年出生于通江县杨柏乡李家沟(一说是潜龙沟,就是今天杨柏街道附近的邵家河),童年受教于私墊宿儒,成绩优异,经常得到老师称许。到12岁后文思大进,立 …
阅读更多向元调生于清咸初,通江县梓橦乡兰桂山人。赋性聪明。其父亲名家儒,其家境小康,务农兼开粉房,元调小时贪玩,不事学业。一次派帮工到刘坪购豌豆,命元调同往,父对帮工说“回来时,元 …
阅读更多李绍魁,通江县澌波香炉山人,生年不详。少时家贫,靠父亲打草鞋和本人拣柴卖维持生活。绍魁胆量很大,每受人欺侮,即与之对打。人皆说:“此子不可轻谩。” 李绍魁处于农民运动如火如荼 …
阅读更多明朝末年,通江县毛浴镇九浴溪桂花树湾有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做了午门将军。此人名叫杜应仕,家境清贫,父母年老多病,一家人全靠打柴维生。 自从明正德年间,鄢本恕、兰廷瑞举起反抗大旗 …
阅读更多苟璋,字廷玉,通江县长滩人(现铁佛镇跑马村),生于明成化年间。始祖苟燮为魏文侯“千城大将”,远祖苟光禄于北宋末徽宗年间任梓州(今三台县)太守,并携眷迁蜀。父苟春字锦云,博览群 …
阅读更多李赏,明朝嘉靖年间人,家住通江县钢溪河新店子(原来属于新文乡,后属于今通江县铁溪镇管辖)。小时候颖悟超群,过目成诵,然喜逸乐,不爱学习。 御史总制军门(类似于现在检察院之类 …
阅读更多王朝中,字聘三,号植槐,通江县新场坝戚家沟人,生于时同治九年(1870年)。小时读私塾八年,后改习武。光绪某年,县试获首名,院试亦获第一。考中秀才后,因废科举,未能继续进取。随 …
阅读更多罗文杰,四川荣县人,大学毕业,曾任过完中校长,1941年3月21日来通江担任县长职务。 任职的第三天,在县衙内召开全体职员会。他说:“初到这里,对于办理县政还是门外汉,各位比我熟悉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