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眼”李承恩

李承恩,字延育,晚号树棠,1850年出生于通江县杨柏乡李家沟(一说是潜龙沟,就是今天杨柏街道附近的邵家河),童年受教于私墊宿儒,成绩优异,经常得到老师称许。到12岁后文思大进,立志成名,勤苦学习,不时稍懈,禀遵家训,力争作到承先启后,光宗耀祖,名扬于世。

李承恩题词:鱼以水为天,水因鱼儿活。鱼水两相偕,波自乐其乐。我以心养物,相悬于不觉。观水与观物,有如此活泼
李承恩题词:鱼以水为天,水因鱼儿活。鱼水两相偕,波自乐其乐。我以心养物,相悬于不觉。观水与观物,有如此活泼

李承恩的祖辈弟兄,都是武秀才,到他父亲这代,则是个没有取得“功名”的普通读书人,对“世代簪缨”的继承人的培养、要求迫切,无论是文是武,总得要抓到一个功名。兼之家教谨严,上进心切,学业进步很快。

清朝初期,重文轻武的风气颇盛,至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朝为挽转垂危局面,于是筹议武备,一时国内各省,风起云涌地倡办武学堂。承恩的祖父弟兄乘此时机在住居附近玉皇庙开办了一所讲武学堂,开设耍刀、端磴、跃马、据鞍、拉弓、射箭等课目,李承恩在讲武学堂积极操练。

18岁文武兼长,到保宁府初试,文考中秀才,后院试,因诗跳韵落榜。改变志向,潜习武技,光绪丙子年(1876)应省坦乡试,考中武魁。

清朝取士,文武科举,均仿效唐宋制度,逢子、午、卯、酉年号大比,全国入学举子,按期赴京应试。第一步初试在府取秀才,第二步乡试在省,取举人又名孝廉方正;第三步朝考在京,科曰明经,取进士。朝考被取录的赓即殿试,皇帝亲临主考,中取的列榜公布,以金题名。一等叫“鼎甲三元”,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等名“二甲进士”即十八翰林。

李承恩即是按当时的科举制度,于光绪16年以武举人身分份应庚寅会试,皇帝亲临较场主考,试其箭法,准确稳健,屡中如神,连射三箭,像闪电式地神速正中一点,试其臂力,举刀、端磴、轻健敏捷,能胜百钧。取武进土以后又参加殿试。殿试结束,获得了辛卯科(1891年,光绪17年)“鼎甲三元”第二。钦点“榜眼及第”,名标金榜,驰报频传。李承思身材魁梧,气宇轩昂,又长于文学,深得朝廷器重与信任。留用在京。光绪亲封为“御前头等侍卫”,“乾清门行走侍卫”两官职,兼办颐和园万寿山东西陵事。在光绪帝默契的“戊戌变法”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光绪同慈禧太后为大势所迫,不得不暂时退出北京。驾奔西安时,又任命李承恩为“导引大臣”。

联军退走,靖谧回京,李承恩护驾有功,敕赐“壮勇巴图鲁”名号,赏戴花翎,一品顶戴,诰三代为“武功将军”,及“昭武都尉”,诰赠李母为一品夫人,欽准承恩次子李碧玉肄业于“贵冑学堂”,同时慈禧太后亲笔书赠“福寿”二字的金色匾额。接着放任“湖南澧州参将”,继任“黔州总戎”等要职。

民国成立,清军改制,李承恩弃宫回乡,屈任通江县征收课长。年近七十,精力日衰。不几年,退居田园,乐享天伦。

李承恩对人谦恭,无论对老幼亲疏的人,总是以习惯的礼法拱手相见,问长问短,热情攀谈。所以一般人常说他是个不带半点官气的“李大人”,他虽系武官,但文学亦优,平素最喜爱饮酒赋诗和写文章,尤其酷爱书法,曾书“榜眼府第”于住宅头门。在内院石质鱼缸上刊刻着自己撰书的词调:“鱼以水为天,水因鱼易活,鱼水两相偕,波自乐其乐;我以心养物,相悬于不觉。观水与观鱼,有如此活泼。”笔迹道劲古朴,词意潇洒豪放。

晚年闲居家乡,常籍诗酒以遣兴,寄倚于山水以自乐。他的住址周围,山岭崎岖,林木蔽天。门前面临碧绿清澈两道溪流:一条叫数钱水;一名晌滩。刻题峭岩石壁有(咏响滩”七绝:“榜眼府门有响滩,潺溪滴沥名数钱:早晚何用鸡报晓,一派吼声送客眠。”终日陶醉于茂密的苍松翠柏间,在阡陌交错秀雅澄清,幽静美好的自然景色中,消磨了他最后的岁月,于1921年病逝,寿享七十一岁。

附:《通江县志续编》关于李承恩的记载

李承恩字树棠,一字召南,光绪丙子武举。三赴兵部,成庚寅进士。紫光阁复试,一等第一,御箭亭校射,一等第一,保和殿试第,钦点第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御前头等侍卫,乾清门行走,简任湖南澧州参将,钦加提督衔,头品顶戴,授湖南常德镇总兵。

先是志薄世入武学,专意经史,值应岁考文试,县府皆前茅,院试因诗跳韵落榜,转试武即入。故虽名列武科,而举止儒雅。所在必以经籍及司马光,戚继光、实纪等书相随。缓带轻裘,隐然以羊叔子自负。

笔据颜鲁公书法,神骨必肖,尤娴吏治。在镇八年民怀吏畏,适宣统庚戍,筹备立宪,裁除绿营,请延屡召赴京,仿杨果毅故事,改授文职,因念国事日非,力以老辞。

THE END
打赏
海报
“榜眼”李承恩
李承恩,字延育,晚号树棠,1850年出生于通江县杨柏乡李家沟(一说是潜龙沟,就是今天杨柏街道附近的邵家河),童年受教于私墊宿儒,成绩优异,经常得到老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