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仓关地望考

三、文献中,巴州、南江县各一个米仓关

《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八《四川三·保宁府·巴州》“米仓关”条:“在州北。”

“州北”,即巴州之北。联系下文引用旧志的原文,米仓关原来建在小巴山绝顶,后徙于大巴山麓。此即南江县境米仓关。南江县亦位于巴州之北。

《(雍正)四川通志》卷四《关隘·保宁府》“米仓关”条:“在巴州西北。”

《(嘉庆)四川通志》卷二十七《舆地志二六·关隘·巴州》“米仓关”条:“在州西北。”

《(道光)保宁府志》卷之八《舆地·关隘》“巴州”条:“米仓关在州西北五十里。”

《(道光)巴州志》卷二《建置志(上)·关隘》“米仓关”条引《(道光)保宁府志》“在州西北五十里”,又引《读史方舆纪要》“关旧置于小巴山绝顶,今徙于大巴山之麓”,然后载:“今属南江县”。

《(道光)巴州志》“今属南江县”的说法容易使人这样理解:米仓关原在巴州辖境,今(道光年间)属南江辖境。

照此理解,米仓关就只有一个。照此理解,也并非不可。

巴州,明初省曾口县入。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省化成县,降巴州为巴县。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朝廷吸收“鄢蓝之乱”教训,从地理、军事方面考量,复升巴县为巴州,领化成(治今巴州区)、通江、南江三县,以总其属;清初,州、县逐步分置,取消了这种领属关系;即使一些地方州、县还未分置,领属关系也名存实亡。这里的意思就是说:明嘉靖八年迁置的米仓关既属于巴州,也属于南江县。以后来创建巴峪关为例,建关时除了南江县官吏参与施工监管外,当时巴州州署也派出部分官吏参与施工监管,这与巴州“领属”南江县密切相关。当时南江县与巴州的关系就有点类似今日南江县与巴中市的关系,但又不尽相同,此处不赘述。照此类推,其他地理书或志书在记载米仓关归属时,并未从明代巴州领属南江县的行政层面细加考订,二是相互传抄,笼而统之,留下麻烦。

又如《(民国)南江县志》第一编《关隘志·寨堡附》“米仓关”条:“在县北一百七十里。旧置小巴山,后徙大巴山之麓。明嘉靖八年重修。置巡司,清裁。按:巴中县西北旧亦有‘米仓关’。”该志第一编《交通志·道路》“南至巴中路一”条:“由治城(二十五里)镇江庙(五里)东榆铺(十里)石矿坝(二十里)棕园子(五里)二洞桥有支线通赤溪场(十里)……二洞桥南石灰窑分路,行捷路(二十里)入八庙垭(二十里)赤溪场。此路为自县入巴中之要道……按:府志‘大巴山之麓有米仓关,巴州西北亦有米仓关’。”

引文中的“府志”,即《(道光)保宁府志》。

巴州一个米仓关,南江县一个米仓关,是确有其事还是文献重复记载或者误载?

以《(道光)保宁府志》为例,重复记载或者误载的可能性都比较小,甚至说不会造成这种低级错误。因为《(道光)保宁府志》编纂把关甚严,不敢说编纂者个个都是专家,但人人都应该是熟悉一方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的内行。《(道光)保宁府志》成书于道光元年(1821),计16册、62卷、1035篇,编修人员多达49人,其中采、编、校等36人,均来自保宁府当时所领阆中、苍溪、南部、广元、昭化、通江、南江、巴州、剑州9州县。除“总裁”“参阅”“提调”等人员外,负责志书“协理”工作的其中就有南江县知县胡炳(进士出身,湖北荆门人。数年之后纂修《南江县志》上、中、下三卷);负责前期资料收集的“采访”人员之中就有巴州学正刘泰崇(举人出身)、巴州训导严济宽(举人出身)、巴州廪生文尚雅(《巴州志稿》撰者之一)。南江县、巴州的这些官员或文人,在收集素材时,必定其来有自,不会凭空捏造。但志书未详所在,给后人留下了悬念。后来,《巴州志》的编纂者也懒得考证此事(也许是无法考证),只好照抄府志原文,再简单地补充一句“今属南江县”。

既然重复记载或者误载的可能性不大,就说明巴州历史上确有一个米仓关存在。府志记载它在“州西北五十里”。巴州米仓关又在“州西北五十里”具体哪个地方呢?

“州西北五十里”这个范围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今天,我们按照巴州西北方向五十里的范围在百度地图上检索,是能够排查出分布在这个范围现有乡镇名、行政村名及其他地名。问题是,就是所有地名都检索到了也无法获知米仓关的位置,因为这个“五十里”也等同于一个概数,也就是说“五十里”是一个模糊的说法。在这个范围的地表还未发现关隘遗址的前提下,要探寻巴州米仓关的具体位置无异于大海捞针。

“州西北五十里”,这种《山海经》笔法,看似确凿,实则是一句哄人的话,不必当真。

作者:周书浩 来自《巴中日报》

THE END
打赏
海报
米仓关地望考
一、米仓道、米仓山、米仓关的关系 米仓关系米仓道米仓山著名关隘。 三关坝 “米仓道”“米仓山”“米仓关”是三个互为因果、密切联系的称谓:米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