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米仓道今何在
专家调查:米仓道至少有3条路,100余处文物遗存 数千年前,巴蜀先民如何沿隐匿于大巴山的米仓山古道出川?古蜀道的重要组成之一的米仓道,至今是否还存在?3月28日,米仓道考古探险调 …
阅读更多专家调查:米仓道至少有3条路,100余处文物遗存 数千年前,巴蜀先民如何沿隐匿于大巴山的米仓山古道出川?古蜀道的重要组成之一的米仓道,至今是否还存在?3月28日,米仓道考古探险调 …
阅读更多通江县楼子场(今天诺水河镇)的金童山上兀立着数丈高的石笋,直插云天,大家称“霸王鞭”,石笋山上有一座“宝光寺”。1933年春,红军在反“三路围玫”收紧阵地时,留下了一个连在此阻击敌 …
阅读更多巴中市内各类宗教在漫长的星月流转中,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已步人了适应社会、健康发展的轨道。目前,全市已开放宗教场所89处,备案登记教职人员 113人,信教群众已达40 余万 …
阅读更多洋芋在外面叫土豆,书上称之谓马铃薯,我们都习惯叫洋芋。种植洋芋的方法,应该是最为特殊的了。我们这里对这事物的播种没什么斯文的叫法,直接叫做“并洋芋”。一如栽蒜子,那就叫“并蒜 …
阅读更多“薅秧”是要高高挽起裤脚,下到水田里去劳动的。最好是选一合适的、人多高的竹竿握在手里:毕竟是在水里的差不多半人高的秧苗中间行走。跟舞台上的表演,实在是完全不一样。舞台,那是 …
阅读更多郑义斋(1901-1937),河南许昌人,从小当过学徒、店员、铁路检票员,参加过京汉铁路大罢工。入党后,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为党组织运送武器弹药和物资。在川陕苏区,他既是红四方面军总经 …
阅读更多中国共产党派出的第一个留“洋”女学生张琴秋,1904年出生在江苏省桐乡县石湾镇,上海大学学生,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完成学业回国后,分配到红四方面军73 …
阅读更多陈其通,少将,曾任总政宣传部文化部副部长,《万水千山》电影剧本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戏剧作家。 1933年春,他参加红军,因有文化知识,被分配在川陕省巴中县委(设清江渡)宣传 …
阅读更多廖承志自幼受到母亲精湛的绘画艺术的熏陶,他在学生时代就学得了一手娴熟的绘画技艺。但是,那时候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绘画艺术会救他的命。 1933年秋,廖承志受党中央的派遣,带着中央 …
阅读更多一、赔窗棂 1933年5月24,红四方而军总指挥徐向前,在反击田颂尧“三路围攻”取得空山坝人捷之后,行军来到上鲁坝(今诺水河镇附近)一户姓朱的农民家里。一走拢,警卫员就将马拴在屋外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