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耳山的红军战马坟
龙耳山,已是巴中市名胜风景区、佛教圣地。天生桥下有坟前高耸的石碑,上题《红军战马坟》。碑文记载:一九三四年二月,红军战略转移,因紧急事务,付(副)排长XXX,奉命从刘家塝经朱 …
阅读更多龙耳山,已是巴中市名胜风景区、佛教圣地。天生桥下有坟前高耸的石碑,上题《红军战马坟》。碑文记载:一九三四年二月,红军战略转移,因紧急事务,付(副)排长XXX,奉命从刘家塝经朱 …
阅读更多民国3年,实行乡、保、甲、牌制,置鼎山乡,辖羊凤、龙凤、瓦子、过街楼等四个场市. 民国31年(1942年)4月,设羊凤乡。 民国36年(1947年),羊凤乡与大罗乡合并为大羊乡。 1951年3月 …
阅读更多四、结束语 不管怎么说,化成的这座“将军墓”虽非实职,但他的建造工艺完全代表了晚清石刻艺术以及传统民俗的水平,有较高文物价值。同时从碑文内容完全可解析出清王朝的政治制度与体制 …
阅读更多一、地址 四川省通江县诺江镇书院街 二、简介 1933年2月,为培养苏区地方党政领导,中共川陕省委在此创办党校。 在两年余的时间里,数百名学员通过系统的培养和教育,走上了地方各级党 …
阅读更多明代 置数量相比巴州、南江两地较少,据正德《四川志》记载:通江县铺递设5个,分别为总铺、杨柏铺、土门铺、鹦哥铺(在治西)、渡口铺(在治东)。 清代 通江县的铺递数量比明代有所 …
阅读更多米仓道从汉中入蜀至巴中共240多公里,其中南江境内150多公里,贯穿南江县,全县铺递数量较多。 明代 明正德《四川志》记载:南江铺递共设11个,分布在县南方向,分别为总铺(底塘铺, …
阅读更多铺递又叫“递铺”、“铺驿”,简称“铺”或“急递铺”,是地方州府县专门传递公文信函和军事情报的机构,类似今天的“快递”。 明代巴州的铺递 据明正德《四川志》记载:巴州铺递共设19个,分别 …
阅读更多一、地址 恩阳区登科办事处青州坝村二组鲁班石湾(青州坝清水河东岸一级台地) 二、年代 唐代 三、简介 为唐代佛教题材,四面三龛一碑,面造像分布巨石四面,为佛、菩萨、弟子、天王、 …
阅读更多在恩阳境内的米仓古道,现存大概39公里,北起登科街道办事处白玉社区太平观,西至尹家镇。现存有太平关古道 、白玉桥古道、古溪桥(毁)、起凤桥、佛图关、佛爷湾摩崖造像、深度河平板 …
阅读更多1937年秋,王三春派一连匪徒来涪阳,把几家银耳商和富绅的银钱、银耳、贵重物品抢劫一空,普通人家的好东西也被掳抢。临走时还烧毁街房。之后,省保安队驻通部队,派了一个连常驻涪阳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