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寨坡乡历史沿革
清朝时,寨坡乡属崇清乡上两河口场。民国初年,属第三区。川陕苏区时期,设乡苏维埃,属南江县上两区苏维埃。 1949 年,属官两乡。 1952 年 1 月,官两乡析上两乡置寨坡乡,属上两区。 …
阅读更多清朝时,寨坡乡属崇清乡上两河口场。民国初年,属第三区。川陕苏区时期,设乡苏维埃,属南江县上两区苏维埃。 1949 年,属官两乡。 1952 年 1 月,官两乡析上两乡置寨坡乡,属上两区。 …
阅读更多南朝梁时,光雾山属难江县。 明朝时,属南江县域。清朝时,置桃源寺、白头滩两场,属崇清乡。 川陕苏区时期,建村,属寨坡乡苏维埃。 民国二十四年 (1935 年),属第一区官两联保,民国 …
阅读更多毛浴镇扼水陆交通要道,历来水上航运和陆上搬运紧密结合、互为依存。运输以木船为主,毛浴河岸常停泊桅杆帆船,一只接一只,长达里许。沿岸有双滩郭姓,观音岩苟姓,高石梯李姓,渡口 …
阅读更多我早年在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耳闻目睹黄埔军校学生军在孙中山先生的教诲下,舍生忘死,英勇平叛的革命精神,永志不忘,特奉献读者鉴识。 平叛缘由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 …
阅读更多1925年秋,我在南京投笔从戎,去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入伍生团学习。其学习内容分两方面:一是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有关建党建军建国等方面论述;二是从个人到班、排、连等军事教 …
阅读更多通江县属保宁府,清初为五里十甲,道光二年(1822年)县属安仁里之六、七、八、九、十及长宁里十甲之一部分归太平县(今万源市)。 此后,县有五里四十六甲,沿至清末民初。长宁里十甲 …
阅读更多《通江县毛浴镇大事记》来自《毛浴镇志》(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本文分为三个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 一、明清时期毛浴镇大事记 明朝末年,毛浴设总兵大镇,军事长 …
阅读更多根据《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志》(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记载,王坪村历年大事记如下: 光绪十六年(1890年),沙溪何建形、徐三太总领修建漩波溪大桥,命名为“漩波溪大桥”。 光绪三十年(19 …
阅读更多据清道光《通江县志·舆地·古迹》记载:“南教城在县东 50 里,宋人避金人处。山城基址犹存(五司城在县北 70 里,南教城上,亦系宋南北军事防御的相同职责,有机构成秦巴平息战乱及社会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