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大巴山一带,路途艰险,很多东西靠抬,抬工,亦称为抬脚子,为了行路安全,发明出一种前呼后应的暗语,方便行走。
| 前呼(甲) | 后应(乙) |
| 照高 | 弯腰 |
| 踩石 | 将就 |
| 前挂 | 后让 |
| 料草鞋 | 抬起来 |
| 稀泥巴 | 看到叉 |
| 抬头望 | 把坡上(踩) |
| 踩左 | 在我 |
| 门坎 | 脚杆 |
| 下脚 | 带着 |
| 洋洋坡 | 慢慢梭 |
| 花花路 | 走干处 |
| 倒挂金 | 万丈深 |
| 青青花 | 莫绊它 |
| 香花一朵 | 牛粪一堆 |
| 横起一步 | 一条大路 |
| 越下越深 | 越抬越轻 |
| 天上明晃晃 | 地下水凼凼 |
| 之字拐 | 两边甩 |
| 点子花 | 莫踩它 |
| 独桥两空 | 端踩当中 |
| 筋筋绊绊 | 一脚踩断 |
| 越下越陡 | 下去好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