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学兼优”的向元调

按当时规矩,考试完毕第三天清晨,鸣炮九响,发榜。第三日晨,一听炮响,翼儒就叫元调到考棚去看榜。回来,翼儒问:“考上没有?”元调说:“大榜上没我的名。”翼儒惊曰:“真的吗?”元调说:“三叔,我还未说完,大榜前的朱笔小榜是什么意思?”翼儒问:“小榜上有你的名字吗?”向元调说:“有。”

翼儒抱起元调在院子里只顾跳,连声呼叫:“入鸿案了,入鸿案了(即第一名)。”元调也高兴起来,从翼儒抱里挣脱,在院子里拍手大笑。院子里聚集了很多人,都来看这个“小秀才”,翼儒更加高兴说:“在家说,可以参加考试了,你父母还不相信,走时分文不给。这入学要缴三两二钱院考银子,从哪里找呢?”元调说:“还是三叔垫一下嘛。”翼儒故意装着没钱的样儿说:“已经用光了。”这一急非同小可,元调流下了眼泪。翼儒赶快安慰,满脸含笑地说:“莫哭,莫哭,哄你的……”元调转啼为笑,满院子的人也笑起来。

考了鸿案,兔缴院考费,元调与翼儒高高兴兴回家。幼年入学,长辈都称为“嫩秀才”。数年后,由补廪而入贡,才未喊“嫩秀才”这个名。

翼儒补廪后,就在家设馆教学,对学生要求严格,尤其是重视品德教育。壬午年:(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巴中喜神滩蒲敏在向元调的精心培养下,考中举人。从成都回来,在麻石,梓橦等地拜会亲友,流露出骄傲情绪。到兰桂山不先拜会老师而到亲戚家,及至到老师家时,乘轿直到堂屋才下。元调想,才科中就这样傲慢,以后有了一官半职,那就更是高高在上了。决定在这个新科举人的背脊上猛击一拳,抑制他的骄傲情绪。

封建社会,学生会见老师要行拜跪礼。蒲敏到了向元调的家,下轿后,长揖下跪于地。向元调危襟正坐,斜眼扫视一下蒲敏,然后手执书本凝神默读,不吐一词。过了很久,才说:“你是举人了,到这里做啥?”说了这句话,又凝神看书,视若无物。那时的规矩,老师不叫起来,学生是不敢起来的。蒲敏双膝跪地,满面通红,无地容身。

幸亏师母从灶屋出来解围,说:“行抵门第未先请见老师,这固然是不对的。坐到堂屋才下轿,在老师面前摆新科举人的威风更不应该。不过,也要明白不是有意在你面前摆身价,而是酒醉一时疏忽。……自己的学生,教育后,改了就行了。跪了这一阵,自知认错,无需再责备了。”边说边把蒲敏从地上拉起,解除了师生之间的僵局。

THE END
打赏
海报
“品学兼优”的向元调
向元调生于清咸初,通江县梓橦乡兰桂山人。赋性聪明。其父亲名家儒,其家境小康,务农兼开粉房,元调小时贪玩,不事学业。一次派帮工到刘坪购豌豆,命元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