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发现的传说——银姑娘
涪阳雾露溪是通江银耳的发祥地。关于银耳的发现和得名,这里有这样一个传说。 不知某朝,在雾露溪边,住着穷苦的母女俩,终年靠打柴维生。女名银花,从小死去父亲,靠母亲养大。当姑娘 …
阅读更多涪阳雾露溪是通江银耳的发祥地。关于银耳的发现和得名,这里有这样一个传说。 不知某朝,在雾露溪边,住着穷苦的母女俩,终年靠打柴维生。女名银花,从小死去父亲,靠母亲养大。当姑娘 …
阅读更多龙溪、焦坪两地,每年稻谷成熟早,过去曾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 某朝,通江有个县令,能懂鸟音。一天,他在大堂上与衙属议事,忽然一只麻雀飞来,招呼它的同伴前往龙溪吃谷子。那麻雀叫 …
阅读更多金柜山,在通江城南公山最高处。(现属于通江县诺江镇管辖) 相传,从前有一对夫妇,在山前的张爷庙跟张道陵七世孙学仙修道。后来师父成仙飞身,夫妻俩便进山修炼点金术。一直到俩夫妇 …
阅读更多唐太宗天宝年问,通江县东山乡大东山下建造起了一座雄伟壮丽的寺庙,名叫天花寺。相传,寺里曾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尼姑。年幼在家时,算命先生算她命里“主八败”,只有上庙当尼姑,才能免 …
阅读更多通江县双泉乡清溪村的半山坡里有个岩洞,名叫白马洞。为什么叫白马洞呢?要了解它的来历,还得从一个古老的传说谈起。 据说在很早的时候,这个岩硐里有一匹白马,天天夜里出来吃农民的 …
阅读更多古镇恩阳河,有一条发源于广元深山的河流,绕场而过。距离镇上约两公里处有一河滩,形状似琵琶,故名琵琶滩。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一位仙女怀抱琵琶来到义阳 山普贤寺与尼做伴。她饱赏 …
阅读更多据地方志记载: “经径尺之石,供于堂中右角地下,名曰‘罗公坛’。”除朝夕供奉外,每届三年,必延巫于家,杀猪致祭,名曰庆坛(爨坛)。又云: “乡人于龛之上,或书四方财神,或列药王 …
阅读更多巴中等大巴山地区是早期道教——五斗米道的发祥、流行之地,五斗米道源于巴蜀地区古老的仙道文化,炼丹服食、长生不老、羽化升仙乃当地源远流长的传统信仰,高峻的山岳及其参天大树,则 …
阅读更多古代大巴山区的巴人英勇善战,尤其以善于在战斗中使用一种木制盾牌而闻名天下,因而史称板楯蛮。相传板楯系用大巴山区异常坚硬的青冈木制成,或称彭排、旁排、须盾,有的还蒙上犀牛皮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