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堂、陈少清
李德堂(1909——1933),男,河南省商城县人,学生时代深受革命潮流影响。1929年入党,商(城)南起义时,他积极参加农民自卫队,后被编入红11军32师,投入了开辟豫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陈 …
阅读更多李德堂(1909——1933),男,河南省商城县人,学生时代深受革命潮流影响。1929年入党,商(城)南起义时,他积极参加农民自卫队,后被编入红11军32师,投入了开辟豫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陈 …
阅读更多石祥桂,1908 年生于南江县长赤区(长赤镇)天池乡,家境贫寒,佃田为生。 1933年红军解放了天池,他毅然投身革命,任红军交通员。一次,他送信到苟林溪,返回途中被恶霸地主抓住,他 …
阅读更多何文培,男,1908年出生于南江县长赤何家坝。曾读过一年半私塾。因父早亡,只得回家给母亲作帮手。16岁时当“背老二”,他在南来北往的措挑生涯中,曾听说“共产党”“红军”的事,知道共产 …
阅读更多苟先良(1912—1936),平昌县五木乡(今得胜镇)人。家境贫穷。5岁丧父、八岁丧母,兄弟3人赖祖母抚育。 苟先良16岁就读私塾3年。民国21年春;考入得胜高等小学校,迫于生活,不满1年退 …
阅读更多于廷芳,1904—1958,原名于贵武,男,出生于南江县关田乡东坝村一户破产地主家庭。七岁开始读书,到15岁时,其父于光烈吸食鸦片,已将祖遗田地、房屋卖光。他被迫到赶场街道染房里学染 …
阅读更多安怀江,(1885—1933),1885年6月出生在南江县乐坝乡安家山。8岁时进私塾读书,13岁辍学,回家务农。1904年结婚,1905年为躲抽丁,曾搬家到甘溪乡租种土地和烧黑炭为生。几年后搬回。 1 …
阅读更多在巴中市恩阳区九镇乡螺蛳石村的大田湾,有一座红军墓。墓前一块石碑,黑底白字,庄严肃穆。碑顶刻“五角星”一枚及“永垂不朽”四字,中间刻“红军烈士一位之墓”,两边刻有毛泽东主席题词 …
阅读更多王鸿斌,板桥街道人。1913年出生在白岩坪大梁上一个雇农家里。父亲参加红灯教打“十元半”一去未返。后母亲改嫁,幼年的王鸿斌依靠祖母出门帮佣挣得的微薄收入艰难地生活。 1933年2月, …
阅读更多张维约,女,1903年生于青峪乡张家山。16岁出嫁到板桥口乡白岩坪村黑茶坪。丈夫何修德,三代佃农,一贫如洗。娘家也极贫寒,对嫁后赤贫张维约无以为帮。1932年腊月,红四方面军来到板 …
阅读更多姓名 性别 住址 参军时间 流落时间 流落地点 李开发 男 清江坝李家坡 1933年11月 1938年6月 甘肃 李开选 男 清江村清江 1933年4月 1937年2月 甘肃 鲜大德 男 清江村张家岭 1933年1月 1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