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铭传略
李仲铭(1869–1925),南江县大河镇人,清末廪生。光绪三十年(1904,官费留学日本弘文学院师范科,与张澜等同学,参加了中国同盟会。学满回县,废公山书院创办了南江第一所高等小 …
阅读更多李仲铭(1869–1925),南江县大河镇人,清末廪生。光绪三十年(1904,官费留学日本弘文学院师范科,与张澜等同学,参加了中国同盟会。学满回县,废公山书院创办了南江第一所高等小 …
阅读更多赵心镕任文教科科长期间,重点抓全县500余所中小学的恢复、整顿和发展。 (一)扩充师资队伍,除招收部分乡村小学教师外,他还多方寻求人才,把在银行、税务等部门工作的大学生傅唯一, …
阅读更多1949年4月4日,他同女子小学校长黄琨在县城中山堂合并举行儿童节、音乐节纪念典礼,受到各界欢迎,事后县教育科令其将盛况呈情于省府。 严绍陵同情贫困百姓。1945年从营山逃难来通的唐 …
阅读更多赵明月(1929—1997),通江县广纳镇火烽村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中师文化,中共党员,1947年参加教育工作,1986年退休。 赵明月,自幼入私塾就读,攻四书五经,1947年从教,先后供职 …
阅读更多张文华,生于1921年8月,绵阳市三台县人。早年毕业于三台县高中,1951年受训于川北革命大学,并获大学文凭。 建国前,张任过三台县涪江小学教员,曾在该校旅潼同学会以办板报的形式, …
阅读更多李锡荣想到自己吃过巴山粮,孩子吸过巴山奶,想到山区人对知识的渴望,山区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他毅然向组织打了再回通江的报告。1976年8月,他又回到了自己耕耘过的巴山土地上.实现了 …
阅读更多王忠琦办学有方,成绩卓著,1944年秋,受到国民政府中央教育部明令嘉奖。通江县长陈伯良亦赠书“械朴作人”的大匾(注:“械朴”——《诗经·大雅》意为统治者用人有方,人材众多)以资表彰。全 …
阅读更多云光昌大 元远长兴有德克绍 必耀宗廷 我扈氏自明末清初入川以来,由于是陆续入川,各支系并没有统一的字辈,黑潭碥支系一至四世为迁、尚、芳、朝,五至八为敬、章、尔、先;黄梁坝支系 …
阅读更多口角 族政止(治)理族內事,若異姓口角,急宜勸和,亦必以服法為先,恐蹈武斷之罪。亞聖曰:鄉鄰有闘(斗)者,雖閉戶可也。 【注释】亞聖曰:鄉鄰有闘者,雖閉戶可也:出自孟子《离 …
阅读更多余焕文,余洁弟,少年时受名师授点,清咸丰壬子科二甲进士,官至礼部员主事,因丁优不愿复官,创办巴中“云屏书院 ”。同治二年、光绪三年大旱,饿殍遍地,立“十善会 ”捐粮赈灾,修水堤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