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曾口镇建置历史沿革
三、建国以后 1950年,曾口(属二区)、梁永(属三区)、三江(属一区)置乡。 1951年,曾口置区(三区、治曾口场),增置甘泉、复兴乡。 1952年,增置明月、白云、排埂、芦山、店子、双山、中 …
阅读更多三、建国以后 1950年,曾口(属二区)、梁永(属三区)、三江(属一区)置乡。 1951年,曾口置区(三区、治曾口场),增置甘泉、复兴乡。 1952年,增置明月、白云、排埂、芦山、店子、双山、中 …
阅读更多民国38年(1949)秋,亮州坝(现通江县龙凤场乡)有一套院子住着两户人家。一户,兄弟俩初中毕业办学酒;一户,端公学成办谢师酒。学酒和谢师酒同日举办,两户合议,请一位先生写副对联 …
阅读更多巴眼子,绿果果;弯柏树,杨柏河。 山佳子,尾巴长,回去拜上幺姑娘。幺姑娘,腿腿长。腿,腿,鹦哥嘴;鹦,鹦,挂红灯…… 桐子开花里头红,当年有个李子洪,神兵扎在三包寺,半夜捉住 …
阅读更多一、寿终正寝 民国时期,老年人(60岁以上)病死称告老,又称寿终正寝。其丧葬礼仪繁琐,一般有烧倒头纸、穿寿衣、饯别、入殓、设灵堂、报丧、做道场、设祭、掩棺、出丧、入葬、烧七、烧 …
阅读更多杨成元,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通江县沙溪嘴街道人。承祖业开药铺行医,授徒10余人,均有名声。民国15~16年(1926~1927),受当地何、阎、王三姓荐举,任团正。1932年底红军到县后, …
阅读更多王怀,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通江县沙溪嘴王坪人。曾任川陕省总工会委员长。家贫,读私塾两年。后学木工,心灵手巧。喜摆龙门阵,常说《三国》、道《水浒》。 民国19年(1930)冬,与王 …
阅读更多杨大礼,通江县云昙乡杨家洞人号正心,戒名洪春。生于清道光七年(1827),卒年不详。自幼读书无成,弃文就耕,会吹唢呐,能酿酒制醋。尤精石工,构思巧妙,技艺甚佳。晚年,“旦暮焚香诵 …
阅读更多张芬。清乾隆十七年(1752)壬申科举人。 李其昌,又名李昂,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丙子科举人。 李其卓,字立斋,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科第三名举人。 李其谦,字益之,清乾隆二十五 …
阅读更多鼎山镇鼎山寨龙柏树的树龄有多大,从说纷纭,莫衷一是。 据(原来)松树坪村百岁老人罗昌玉说,他读书时就听说龙柏树有百多年。据大罗七孔子村聂绍河说:“听爷爷说火烧圆明园时,进士成 …
阅读更多吊棺子习呼为癞子坟。在巴中一带的山区石崖、石洞之壁上有直径约三寸圆孔,孔内置铁杆,杆上有铁勾,勾于棺之铁环上名曰“吊棺子”。这些吊棺子从无人认祖,因惧癫子传染亦无人搬弄,在“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