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通江县“四大傲骨”:王尊周
王尊周(1871-1918),通江县过街楼(今三合乡)枫相溪人,秀才。兄弟三人居长,次辅周,秀才,三东周。其人浪漫不羁,幽默有趣,嬉笑怒骂皆文章。考中秀才后,设馆于刘坪场(今铁佛) …
阅读更多王尊周(1871-1918),通江县过街楼(今三合乡)枫相溪人,秀才。兄弟三人居长,次辅周,秀才,三东周。其人浪漫不羁,幽默有趣,嬉笑怒骂皆文章。考中秀才后,设馆于刘坪场(今铁佛) …
阅读更多吴世珍,本名元义,世珍为号,字聘甫,生于1858年,通江县民胜镇元顶村(现属通江县诺江镇管辖)人。1877年考中秀才(后补廪)。清光绪末,在四川绅班法政及巡警等高等学堂读书,毕业 …
阅读更多乡村五月,四山一遍片翠绿。在大块小块的秧田里,男女老幼手拄竹棍,几十人列成一排,一边薅秧,一边便唱起了薅秧山歌,“山歌唱起一声吼,惊动田里众朋友,若还哪里唱错了,还得大家搂 …
阅读更多王健,名大贤,字瑞图.癸未五月十二日(1883年6月16日)生于南江县大河口观音寺,父道昌,清授京监,弃举业,功岐黄;叔隆昌,己丑(三八八九年)科武举;炽昌,壬辰(一八九二年)科 …
阅读更多三、暴乱失败 1919年(庚申)三月,南江佛生团主教岳八仙、张明堂为首连续三次武装暴劫,出没于通江石峰台、石鹅寺和南江光雾山一带,首次暴动败北,岳八仙被军方抓获斩首。岳手下教徒 …
阅读更多三、影青印花瓷碗(宋) 质地瓷,高4.8厘米,口径10.4厘米,底径3.4厘米。器形为敞口、尖唇,口以下渐收敛至圈足。器内外壁皆施影釉,包镶口,内宽外窄,内外扣边均己脱落,内壁扣边下 …
阅读更多他在《南江道中》和《南江行》两首诗中写道: 寥落人迹少,艰难行径微。藤梢横碍眼,石角乱挂衣。冰雪裂我肤,荆棘阻我途。我马瘦不行,我仆病且呼!头上雨如注,脚下疑无路。车夫却前 …
阅读更多二、克勤克俭勤政为人民 明朝初年,巴中当时是州的建置,管三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秋,王福到巴州后,看到经过元末的战乱,满目疮痍,百姓十分困苦的情景,加之沿路所见所闻,以及 …
阅读更多司仪歌曰: 公寿高彭祖,南极添寿算。一道金字匾,请君吉言赞。 (司仪宣请族、亲、邻、朋中有名望的文人学士逐一诵赞诗。一般多用藏头诗话)司仪,请XX先生(有头衔者呼头衔)吉言加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