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巴州府古镇恩阳(今天巴中市恩阳区恩阳镇)出了个武秀才梁坤。可是,当地的人却不叫他梁坤而叫他梁笨。为什么叫他梁笨?(这里笨带有本地方言的意思)据说,一是他吃饭笨。他一顿能吃三升米的稀粥;二是气力大,比牛还。论武艺,他中个武举人,根本不成问题,但是因为他说话过于粗俗,已经写在举人榜上的梁坤两字,被主考官划掉了,这里且讲一讲梁笨屈死成都的故事。

秀才
秀才

梁坤的父亲有个表哥在成都制台衙门里当差,他想给梁笨找个事情做,就亲自到成都去探望表哥。不料刚到成都就得了重病死了。表哥去了一封信,叫梁坤到成都去迁回他父亲的灵柩。梁坤把田地房屋全部变卖成钱,去成都迁运父亲灵柩,可是,灵柩没找到,就把钱用光了。

梁坤一天在成都街东游西荡,不知不觉混到总督衙门去了。总督衙门又宽又大,越走越深,道路纵横,门户众多,他看花了眼,找不着该从哪里出来了。他走东也不是,走西也不是,就站在十字路口等个人来好问路。这时候,忽然来了20个人,抬着一块两丈多长的条石,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梁坤一下子拦在前面:

“你们歇个气嘛!”

抬石头的人满以为他是个疯子,没有理他,抬着石头朝前走。梁坤又说:

“喂喂!你们不想歇气吗?”

一个抬石头的人生气地说:

“我们歇气不歇气,关你的屁事,快点走开,莫把我们的路挡住了。”

梁坤不但不走开,还伸手抓住抬石头的索杠,着急地说:“你们歇气,我帮着扛一肩……”

梁坤抓住索杠,抬石头的一时无法前进,压得肩酸背痛,齐刷刷地说:

“你说疯话吗?当真?”

梁坤结结巴巴地:

“当,当真。”

“你扛嘛!”

“我扛走了,你们要供我一顿夜饭。”

抬石头的人又是齐刷刷地说:

“可以,只要你扛得走。”

“说话算数?”

“哄了你不是人。”

20个人手扣手地捧着石头,捧到梁坤的肩膀上。梁坤挺起腰杆,将石头放平衡,双手叉腰,扛起石头就走。20个抬石头的惊得目瞪口呆。梁坤走了两步,不知该往哪里走,他问:

“往哪里走?”

“跟我来。”

一个抬石头的年轻人,一边说一边在前面带路。梁坤扛起那块长条石,稳稳扎扎地跟在后面,直接朝总督新建的花园走去。

四川总督赵尔丰正在视察花园,忽然看见一个年轻人带进一个大汉儿,肩膀上扛着一块长条石,忙叫卫士:

“去把那个大汉儿叫来!”

卫士立即上去:

“大汉儿,我们大人传你问话。”

“什么大人,我要去吃饭。”

卫士见他那么不讲礼,想上前拉他去见赵尔丰。他随手一推,那个卫士一下跌倒在地,翻爬起来,想去打他,他肩膀一耸,双手托起长条石,问:

“你想跟老子打吗?”

赵尔丰连忙派去另:

“你去,就说我请他。”

另一个卫士向粱坤说:“我们是奉大人之命来请你的。”  梁坤坤摸着自己的肚子:“我这肚子饿的咕咕咕地叫,你们答应了的,我要去吃夜饭。”

另一个卫士也说不服他,只好区给赵尔丰报告。赵尔丰生气的说:“你就说我请他吃饭嘛!”

“是!”

卫士又向梁坤说明赵尔丰请他吃饭,他才勉强同意。赵尔丰叫两卫士把梁坤带到自己的小食堂,通知厨师马上开饭。厨师还像往天那样给赵尔一个人准备的饭菜,刚刚端上桌来,赵尔丰又叫多摆一套碗筷。厨师一一照办了。可是,端出来的饭菜,还不够梁坤肚子垫底。

他站起来就要走,赵尔丰问他:

“哈事这么忙?

“你这饭吃不饱。”

赵尔丰吩咐厨师重新做饭,并把梁坤留了下来,趁等饭的时机同他摆摆龙门阵。可是,他腔不开,气不出,脸上阴沉沉的,活像谁个借了他的米,还给他糠一样。第二次饭端来了,梁坤任然只吃了个半饱,第二次站起来要走。赵尔丰气的将厨师骂了一顿,要他煮第三次饭。厨师碰了一鼻子灰,下了一升米,蒸成干饭,心想,这下该够吃了。谁知梁坤吃的结果,还没吃饱,又站起来要走。两个卫士,一个出面劝说,一个叫抬石头的人也把饭给他端来,才把梁坤留住。总督府的厨师,一连三次给他煮饭,终于填饱了梁坤的肚皮。这时候,赵尔丰轻言细语的问:

“你给我当个卫士,愿意吗?”

“只要饭吃得饱,干啥我都愿意”

“除了吃饭,还有别的要求吗?”

“只要三顿饭饱,我就没球啥要求。”

“你有父母吗?”

“都死了。”

“你有家眷吗?”

“没有。”

“你有亲戚吗?”

“没有。”

“好!”

“好个球。”

赵尔丰白了他一眼,两个卫士从侧面用肘腕拐他,意思是在总督大人面前说话要尊重些。可他却说:“你们拐什么?拐痛了,老子不认黄。”

赵尔丰见他是个鲁莽村夫,只说:“当卫士就不能随便跑啊!”

梁坤却说:“肚子吃不饱,我就要跑。”

“给你一百个人的粮够吃了吗?”

“我吃几顿再说。”

从那天起,梁坤给赵尔丰当了贴身卫士,每月领100个人的粮饷。倒也够吃够用。他对卫士工作也很卖力,赵尔丰走到哪里,他跟到哪里,赵尔丰吃饭睡觉,他就在门外守着。凡是他认为的闲杂人等,一律不准走近赵尔丰的住处。赵尔丰对他这个忠心的贴身卫士也很赏识,每月给他发两百人的粮饷。这样一来,梁坤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长得膀粗腰圆,成了名副其实的赳赳武夫。

有一天,赵尔丰在睡午觉,梁坤正在门外守着。赵尔丰的姨太太带上丫环在后花园耍。她往天听赵尔丰说过,新收的卫士梁坤是巴州人,对他特别忠心。她以为巴州的土特产多,问明白了,好暗地向那些府、州、县的官儿指名索取土特产。她使丫环把梁坤叫来,故意问:

“你是哪里人?”

“巴州人。”

“巴州出产些什么?”

“出产红苕。”

姨太太从小生长在城市里,后来到了总督府里,山珍海味,不知吃过多少。对巴州出产的红苕,是什么样儿,她没有见过,是什么味儿,他没有尝过,她好奇的问:

“红苕好吃吗?”

梁坤最近一段时间吃惯了鸡鸭鱼肉,记起在家乡吃红苕的事就是气,姨太太这么一问,恰恰触到了他的痛处,嘟起嘴巴黑起脸道:

“好吃个球。”

姨太太做梦也没有想到,总督大人的卫士敢在她面前说出这么粗鲁的话。她急得连话都说不伸展了:

“你……你……”

“我又没有哄你呢!”

丫环指了指他的鼻子尖:

“你胆大无礼!”

梁坤见丫头出来指责,心里的火一下爆发出来:

“你不信,去试一下嘛!”

姨太太已经忍无可忍了:

“这还了得,快与我禀报大人!”

丫头听了姨太太的吩咐,连忙朝赵尔丰睡觉的地方跑去。梁坤两个大步抄在前面,拦住丫头的去路,姨太太想从另一条路奔往赵尔丰的住处,梁坤又去将姨太太拦住。姨太太直往前闯,打了他一个耳光,他一心为了赵尔丰睡好瞌睡,索性将姨太太的手拉住。殊不知梁坤在拦姨太太,丫头溜去喊来了赵尔丰。赵尔丰听了丫头说梁坤对姨太太无礼,开初他还不以为然,这一下亲眼见到梁坤把姨太太的手拉着,怒不可遏地吼了一声:

“梁坤!”

梁坤还没答应出来,姨太太又哭又吵大人,这样的奴才,你看……”

丫头上前扶住姨太太,赵尔丰问梁坤,

“你胀憨了?”

梁坤这时不知怎样回答才好,只说:

“你胆大!”

“是!”

“你无礼!”

“是!”

“你不想吃这碗饭了?”

“是!”

“你给我滚。”

梁坤听赵尔丰叫他滚,他想起肚子又要挨饿,便双膝跪在地上,口喊:

“大人,你打我杀我都要得,莫叫我滚。”

姨太太在一旁给赵尔丰添火:

“大人,他不滚,我就没法活哪!”

赵尔丰想不把梁坤打发走,姨太太又不依,想把梁坤打发走,又舍不得这么忠心的卫士。他对跪在面前的梁坤说:

“你想不滚,就去给姨太太求情。”

梁坤又去给姨太太跪下,姨太太看也不看他一眼,走过去对赵尔丰说:

“干脆我滚算了!”

她一边说一边走,赵尔丰无奈,真的叫梁坤滚了。不久,在锦江里浮起了一具死尸,岸上的人捞了起来,正是梁坤的尸体。原来梁坤滚出总督府以后,又走上了饥饿的道路,最后不得不跳下锦江。

这就是笨秀才饿死成都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他的家乡,许多人经常在摆谈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