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旗山在巴中市巴州区城东两公里处,海拔450米,矗立江岸,小而完固,一峰独起,顶端有一小台。过去山上有座张飞庙,后毁。相传是汉桓侯张飞行军过巴州插旗于此山,故名插旗山。山后接尖山寨,俱为治城外藩。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的巴州人李含菁所写的《重建插旗山桓侯祠碑序》云:
插旗者何?汉张桓侯插旗处也。桓侯插旗者何?世传桓侯由间道攻蜀,夜过巴州,曾插旗于此山之巅,遂以名山也。考巴州:在后汉时分宕渠,此地名汉昌县,不名巴州。惟《三国志》载:“建安十八年先主自涪攻雒,桓侯从亮、云等溯流定江州、江阳。”亦无道经宕渠之文。十九年主领益州牧,桓侯领巴西太守,后曹操使张郃屯汉中,进军宕渠,侯率劲卒大破郃兵,郃还南郑,巴土获安。按战地即今木门场,距此山百六十里。侯之“沿山插旗,使部不敢东犯”。殆在此时。
据这段碑序所说的史事,插旗山张飞插旗,不是夜过巴州攻蜀插旗,而是张飞任巴西(今阆中)太守时,领兵与曹军张郃战于宕渠,张飞沿山插旗,插旗于插旗山,故插旗山为桓侯插旗处。插旗山的山名由来,确与桓侯张飞插旗有着历史洲源。
插旗山小峰秀丽,山上翠柏盖山,山下巴河横流。登上山顶可环顾巴州城,城周的白塔山、南龛山、西龛山、王望山能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