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玉堂山为名山也。其庙宇创自前明,至今已培修数次矣。历年既久,风雨飘摇。鳌脊则倾蹋矣,神光则暗淡矣,四壁墙垣亦荒芜而破碎矣!

余游览其间,殊声浩叹:“有力者可为而不肯为,乐善者欲为而不能为。”虽为善最乐,而倡首无人。山之下,有徐女宝珍,一孀妇尔。家不中资,概然担当。预捐钱一串余、买瓦七八千。为补修计,复暮化同仁,共襄盛举。奈所化无多,工亦难成。徐女以纺积余资,倾囊相助,约计百余金。乐善不倦,循巾帼中之峥峥者矣。以视一钱不奢,见善不为,图饱私囊者,其贤不贤,为何如?今者木石工竣,庙貌巍然,神光灿烂,四壁辉煌,游人仕女,无不争先而快睹。此虽众人之功,而总董其事,始终不没者,实徐女一人之力也!凭依在德,则阿妇有灵,将来之实抱,具有穷欤(yú)。

作者:清·徐炳唐,作者简介详见:https://www.sharexbar.com/post/1374

(杨荣春收集)

二、翻译

山嘛,不一定非得有多高,只要有神仙住着,它就灵验,就有名气。玉堂山就是这样一座有名的山。山上的庙,是明朝时候建的,从那到现在,已经翻修过好几次了。但是因为年代实在太久了,风吹雨打的,庙已经破败不堪了。你看那像大鳌鱼脊背一样的屋顶,已经塌了;神仙像身上的光采,也变得暗淡无光;四周的墙壁,更是荒凉破烂,到处都是破洞!

我(作者)到这儿游览,看到这番景象,忍不住深深地叹了口气,心里想:“现在社会上,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他们完全有能力来修庙,却偏偏不肯做;而那些心地善良、想做好事的人,又因为没钱没势,想做也做不成。”大家都说行善积德是最大的快乐,可惜就是没有人带头来干这件事。

就在这山脚下,住着一位姓徐的女子,名叫宝珍,她只是一个寡妇而已。她家里并不富裕,但她却毅然决然地站出来,承担了修庙的重任。她先是自己掏钱,捐了一串多铜钱(相当于不小的数目),又买了七八千片瓦,作为修补的开头。接着,她又去向周围的乡亲们募捐,希望大家能一起出力,成就这件好事。可惜的是,募捐来的钱并不多,工程还是很难完成。于是,徐女士就把她平时纺纱织布积攒下来的钱,全都拿了出来,大概有一百多串。她这种行善助人的精神,从不知疲倦,真是妇女中的佼佼者,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你看看她,再对比一下那些一毛不拔、看见好事就躲、只想着自己填满腰包的人,谁贤德,谁不贤德,不是一目了然吗?

现在,木工石匠的活儿都干完了,庙宇看起来雄伟壮观,神仙像也光彩照人,四面墙壁金碧辉煌。来游玩的男男女女,没有一个不抢着来参观,心里都特别高兴。这件事虽然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功劳,但是从头到尾总管全局、让这件事没有半途而废的,实实在在就是徐女士一个人的功劳啊!

俗话说,神明保佑的是有德行的人。像徐女士这样有德行的妇人,将来她得到的福报,哪里会有穷尽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