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城记忆:多年前的江北不是城

时下,巴城发展日新月异,而那些日渐消失的老街古巷,也许在若干年之后少有人能记得。

一、江北农田绿树炊烟袅袅

说起巴城江北,不少老巴中人都会这样描述:“原来的江北就是一片农田。”1993年前的江北片区是原巴中县江北乡的辖区,农舍掩映在农田绿树中,炊烟缭绕,鸡鸣狗吠。

1980年的巴中江北
1980年的巴中江北

老人何映龙曾是江北乡的党委书记,“曾经的江北乡有10个村,开发后的江北新区就是过去江北乡的1村3社和4社、2村、3村、5村4社。该片区的村民当时以务农为主,那时候这一带并不富裕,部分妇女早上四五点到城里的电厂、酒厂选二煤炭(烧过的煤炭)回去烧。”何映龙说,他在江北乡工作多年,1988年,老巴城的江北片区修建了环城公路——从柳津桥经望王山到宕梁辖区,此公路修通后,促进了江北新区的开发。

他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江北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吊桥了。“1987年前的江北虽与老城近在咫尺,但老百姓过河很不方便,白天靠渡船,早晚河里没人推船,要过河只有踩水。”何映龙介绍,为了方便过河,他与当时江北乡的干部萌生了修桥的想法。

后来,他们想尽办法,在吊桥沟划出十几亩地,并通过社会、机关干部集资修桥。之后从省扶贫办争取了3万元,建起了一座铁索桥(吊桥),宽约9尺,长约250多米,花费数万元。

市民陈先生表示,他对曾经的江北印象深刻,那时候巴河的水清澈见底,很多人在河里洗澡、洗衣服,河边偶尔还有人放牛、放鸭子。

二、校园搬迁修建广场

建设中的江北新区
建设中的江北新区

从上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巴河水十分清澈,能看见河里的鱼儿。那时候城里的居民基本都是从巴河挑水吃,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巴城安起了自来水,并在一些街道设立了自来水供水点,2分钱一挑,大家吃水就买票。后来城市人口增多,污水直排巴河,环境变差,巴河水就逐渐失去了“光华”。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江北小学在如今的巴三中附近,江北中学在江北乡一村李家沟的一个地主庄园内。后来江北小学和江北中学合并,1988年,位于江北乡一村李家沟一带的江北乡政府,搬迁到二村的临河边“猪八戒”(小地名)(现龙泉路口附近),两所学校也随之搬迁。江北小学迁到现在九小的位置,江北中学迁到如今的巴三中。没搬迁之前,江北小学与江北中学的学生总共四五百人,搬迁后学校的面积扩大,师生也增多了。

提起巴城江北,不得不提巴人广场。不少老人表示,80年代末,江北新区还未开发,巴人广场一带还是农田。相关资料记载,1993年巴中地区建立,地、市领导规划决策,预留了修建广场的土地。2000年撤地建市,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原地委、行署规划“江北广场”的蓝图变为现实。巴人广场便从2001年3月3日破土、6月6日主体工程开工,到2002年4月30日竣工,建成了一个包括主广场、附广场、观景台、登高楼、步行街、音乐喷泉、1080平方米浮雕、198米长24米宽下沉式车行道和绿化系统在内的共3.8万平方米的广场。

广场的建成,大大提升了城市品位,使厚重的巴人文化、独特的红军文化和青山绿水融为一体,成为巴城历史文化和生态园林相融合的显著标志。

三、状元桥等地名有来由

状元桥、猪八戒巷……如今,这都是巴中人最熟悉不过的地方,您知道这些名字的由来吗?

当时的江北乡办了一个企业叫“天府可乐”,一天可生产可乐五六吨,玻璃瓶装。生产的可乐基本在巴中地区销售,这个厂营业了约3年,后来竞争增大,‘天府可乐’也就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1993年巴中成立地区后,全面启动江北片区的开发工作,现在龙泉路口附近是曾经的“猪八戒”,老巴中人都知道那个地方。当时到巴中来赶场的人,以及到苏山坪、望王山的人经过此地都会在此歇脚。据说那个位置除了种的蔬菜外,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麻爪(音)石,石头的形状像极了猪脑里面的一块骨头,因此人们就把此地叫做‘猪八戒’。

麻柳湾之所以得名,老人们说,当时那一大片是农田和麻柳树,人们喜欢到树下乘凉。清末时期,有一个李姓状元回巴中老家,在如今的状元桥街附近有一条小河,河里涨水,李状元无法过去,于是等水褪了后,他和当地老百姓商量修一座桥,他出钱。后来,修了一座单拱石桥,长约六七米,宽约两米,大概在九几年的时候被毁,当时的状元桥位于如今教育宾馆外面的街上。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城记忆:多年前的江北不是城
时下,巴城发展日新月异,而那些日渐消失的老街古巷,也许在若干年之后少有人能记得。 内容 隐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