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侨属吴君一席谈——记黄浦同学、原陆军上校吴仁敌

仁敌的抗击日寇的宿愿实现了。他身先士卒,把仇恨压进了枪膛,与日军激战。此时日军已日暮途穷,战不多时便弃甲曳兵而走。国军紧追不舍,在冲锋号声中,敌人投降。战斗中,仁敌显得英勇善战。友人特地给他写了对联:“抗日酬壮志,杀寇逞英豪”!

1946年,开始内战。仁敌所在的九十四军调北平担负护平汉线铁路任务。该军第五师在热河被解放军包围,全师战死200名军官而不能突围。司令官杜聿明派兵救出,可已溃不成军。

1946年6月,仁敌所在部在河北涞水突遇解放军,炮如雷霆,弹如飞蝗。周围军兵纷纷倒下,仁敌大腿中弹对穿,流血如注,也倒下了。幸亏被身后军兵救走,方保无虞。伤愈后赴北平被委任为少校联络官,旋赴辽宁训练团新民干部训练所任中校股长,代理上校大队长。

仁敌几年之内由少尉而中尉、少校、中校、上校,可谓官运亨通,如果继续干下去,高官厚禄,当易如反掌。可仁敌从戎的国军九十四军第五师的惨烈败,河北沫水的身负重伤之亲身经历,使他认识到解放军的锐不可当,国军的不堪一击。“道得众则得国,道失众则失国”自古已然。他终于改弦易辙,自动离职,返乡结婚,躬耕故里。

1947年8月,南江县参议长梁愉舒、县长兼县自卫队总队长杨可与亲送手令给仁敌。以仅次于杨的高薪出任县自卫副总队长。仁敌想的是,当前形势岌岌可危,荀延残喘而不可得还“自卫”什么?真不识时务。他想的是,国民党日薄西山,早失民心;共产党,旭日东升,众皆拱服。“得民者昌,失民者亡”此乃古训。于是他婉言谢绝:“正因为不愿当官才辞职回家,请另选高明!”梁、杨二人进一步下死令:“干也要干,不干也要干!你在外县都干得,回县就干不得吗?你要不干,除非你不在南江。在南江一天,就得干一天!”并扣下仁敌的行李为质。亲友亦劝说仁敌:“鼻子流到口里都不晓得吃!你当了官,我们也好借大树遮荫!”仁敌坦言说:“美式装备的正规国民军,尚且整团整师地被吃掉,区区县自卫队想抗击解放军,岂非弱肉投虎,自寻死路!”

仁敌不顾一切,毅然弃家携妻,到重庆以摆地摊为业,过着食难果腹,衣难保暖的艰苦生活。

仁敌幼时,“魏洋人”在巴中传经布道。其父接受了福音,仁敌亦受熏陶。1949年6月,经牧师的引荐,进了中国基督教灵修学院学习。在耶稣的启迪下,与基督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深感东游西荡,打仗杀人,有违基督教之宗旨,罪孽深重;决心忏侮,改恶从善,以赎前愈。

解放军声势浩大,大举南下,南江县参议长梁愉舒,要大河乡参议员郑子猷准备打游击战,与解放军对抗。郑问仁敌可否。仁敌说,我有亲身体验,打游击,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乃弃明投暗之道,千万不可。莫若在时至之时,将家产全部交出迎接解放军,听候处理,乃弃暗投明之举。郑从其言。解放后,郑先为开明士绅,后为民主人士,先后被选为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

THE END
打赏
海报
与侨属吴君一席谈——记黄浦同学、原陆军上校吴仁敌
2001年8月下旬,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原陆军上校吴仁敌偕美籍华人84岁的老教授郭兴唐回关门探亲访友,借此良机,一访为快。 吴仁敌,个头敦实,面庞红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