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在庠

唐在痒,1899年出生于(现)恩阳区石城乡人,著名佛学家唐仲容之父,身魁梧,眉浓黑性格和善,品行端庄。先后任石城乡乡长,国民党通江县党部书记刘存厚部军需官、国民党军队潘文华秘书、县参议会秘书。

少时,聪颖过人,敏而好学,得名师指点,古典文学功底扎实,在当地小有名气。17岁拜恩阳举人李本善为师,在书院作旁听生,学业精进,豁然贯通,尤其书法更得李本善真传。

唐在庠刻苦自学精神令人叹服。为钻研克难,常数日数月废寝忘食以思;为弄通词藻,常跋山涉水请教。曾步行200百余里,餐风露宿、忍饥受寒,去南充龟山书院请教儒学大师王恩洋。

居家时,每日必用两小时朗读精品诗文联,熟记于心。常对学生讲:“肚子里背不得三百篇诗文联,写不出好作品来。”又强调字无百日之功,纸、笔、墨、座放入“橙荫书屋”内,焚香默坐片刻,凝神敛气方执笔。每日必临帖50字,雷打不动。走亲访友,纸笔随身。如此一年零三个月,书法行草魏隶皆工。国民党巴中县党部礼堂之“天下为公”、巴中南泉寺墙外之“南泉古刹”、县中学之“石室云开”、玉山之“钟楼“皆唐之手迹,特别是“南泉古刹”约三尺见方,让人百看不厌,久看出神如画。

抗日战争时,经人介绍,投笔从戎。移师南下途中方赋诗一首:“夜夜歌声笔且酣,繁华总是近江南,京都覆灭君知否?警报行将到枕函。”被人传诵。每遇好书,不惜重金购买。丁丑旱灾,其子仲容驰书告饥求援,即复信附诗一首云:“接得儿书苦告饥,奈何我也绝粮时,折磨量亦终如许,傲骨嶙嶙总不移。”前二句意为上月薪饷已为购书一空,且为负债犯愁,本月薪饷未发,发亦不抵债。“折磨”、“傲骨"二句意为钱可无,购书之志不能改!任满,回家雇请四人运书回巴中。人皆以为银宝贵物。至石城,留宴。众询之:“书也。”启视:“书也。”

皆慨然曰:巴中所无之书先生备之矣!唐能自学成才,且学识渊博,读书之多,大有裨益。1948年县政府发起公祭咨栋先生,众推唐作祭文、讣告,以政府名义送达二十余县,可见一斑。

唐卸职后,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石城小学校长,玉山中学、巴中县立中学、县立商中、县立简易乡村师范、省立巴中高中国语教员。他视野开阔,某些教法可谓开先河。讲课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授新课强调朗读,示范议、集体谈、优生诵、差生读,约占全课10-12分钟。

作文题出两道,任选作。文白不限,体裁不限,长短不限,但文白不能混用。特优生准隔日交卷,任其发挥。上国语课号声一响,学生探头窗外,见一身穿阴丹布长衫,头戴棕黄色博士帽,腋夹教材疾步出现时,说:“来了,来了!精神为之一振。

受教诸生考入中文系的近60人,北大中文系二人。1956年去世,去世后还有6名学生不远千里为其扫墓,以谢师德。

THE END
打赏
海报
唐在庠
唐在痒,1899年出生于(现)恩阳区石城乡人,著名佛学家唐仲容之父,身魁梧,眉浓黑性格和善,品行端庄。先后任石城乡乡长,国民党通江县党部书记刘存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