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芝祥回忆:血战娘子关
我于1936年4月入伍当壮丁,两年后投考黄埔军校成都分校二期,受训毕业后,被分调41军122师631团炮连任少、中尉排长。至抗战结束后,即晋升为上尉连长及少校团副等职。 1937年9月,我师 …
阅读更多我于1936年4月入伍当壮丁,两年后投考黄埔军校成都分校二期,受训毕业后,被分调41军122师631团炮连任少、中尉排长。至抗战结束后,即晋升为上尉连长及少校团副等职。 1937年9月,我师 …
阅读更多一、地址 通江县毛浴镇草帽村 二、年代 建于清代(大约清同治年间) 三、简介 蛮桥呈东西走向,横跨于蛮桥河上,为石板桥,现存单孔,长9.14米,宽1.4米,高2.8米,石板厚1米,分布面 …
阅读更多我于 1916 年生于巴中县恩阳镇(现巴中市恩阳区恩阳镇),从 1924 年起读小学六年,考入巴中县立初级中学,1935 年到成都考入大同中学。1937 年“七·七”芦沟桥事变,日寇全面发动侵华战 …
阅读更多董良眉,1917年2月8日出生于巴中市巴州区双凤乡(现并入玉山镇)红旗村。幼时因家境贫因,无钱读书升学,1933年,29军田颂尧部驻巴时,我即当兵入伍,后部队转绵阳时,我被保送41军干 …
阅读更多一、地址 巴中市巴州区回风街道大佛寺村六组 二、历史 大佛寺古称小北龛寺(为与北龛寺区分)。道光《巴州志》记载:“小北龛寺,在州北十五里风帽山下。康熙中重修……” 道光《巴州志》 …
阅读更多本站总结:这份文档主要讲述了四川巴中渔溪镇和平社区,一个偏僻的山乡,却走出众多博士,成为“博士之乡”的故事。文档从历史、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渔溪成为“博士之乡”的原因。 …
阅读更多【摘要】中共在川陕苏区通过普遍建立妇女组织、提升妇女经济地位、发展妇女教育事业、提高妇女参政度、婚姻自由的实践探索等五维路径,对广大妇女进行政治动员,使她们在扩红、生产、 …
阅读更多本文探讨了巴中南龛山“天开金榜”石刻的历史渊源和人文价值。主要内容包括:1.地理和名称: 南龛山由南龛山和金榜山两部分组成,金榜山因山形似书案,且与印斗石形成“金榜挂印”的景观而 …
阅读更多本文主要探讨了古代巴人的军事发展历程,分析了其战争起源、兵器、军队建制、军事据点、军事将领以及历史贡献等方面。重点内容包括:巴人独特的文化特征和战争原因、巴人兵器的种类和 …
阅读更多米亚东、张超2、贾桂兰3、钟伟萍1、吴宇2、韩中科1、李强1* (1巴中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 巴中 636000;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300;3 巴中市气象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