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兴马镇(乡)历史沿革
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沿袭乡闾制,全县三乡四十八场,兴马场属崇清乡的一个场。 1920年,兴马属第四区(区址大河口)所辖。兴马仍设五团,将“甲长”改为“团首”,其余不变。 民国25 …
阅读更多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沿袭乡闾制,全县三乡四十八场,兴马场属崇清乡的一个场。 1920年,兴马属第四区(区址大河口)所辖。兴马仍设五团,将“甲长”改为“团首”,其余不变。 民国25 …
阅读更多一、地址 南江县兴马镇 二、简介 月儿院胡氏墓为胡氏祖墓群。 墓前正中有近3米高的卷云顶工字碑。两侧是1米多高的茔墙,墙体不高,装饰讲究,墙顶做成庑殿顶样式。 主墓碑是一座五间三 …
阅读更多清朝时,置傅家坝场。 民国初年,置文星场,属第七区。川陕苏区时期,设乡,属长赤县长赤区苏维埃。 1955年夏,属长池联保。 1949年,属长池乡保。 1951年4月,置文星乡。 1958年9月, …
阅读更多天洞子位于原傅家乡(现长赤镇管辖)傅家坝 ,为清咸丰年间为躲避战乱而凿制的洞子。 1934年12月18日(农历甲戌冬月十二),红军一行3人,从长赤县(今南江长赤镇)护送步枪105支,夜宿 …
阅读更多从1937年5月至1940年春末,党中央及周恩来副主席6次派人与巴山游击队取得联系,终因国民党当局拒不承认这支游击队的合法地位和种种复杂原因,游击队无法按中央指示“开赴延安”。 1937年 …
阅读更多向思爵(1917一1936),通江县麻石镇虎台溪人。 8岁时,其父用成年累月当“背老二”挣来的钱聘请家庭教师为其训蒙。后又磅他去当地龙池湾、向池观学堂读书。他记忆力强才思敏捷,邻里红白 …
阅读更多我经过查证,“闪电造氮肥”确实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实际效果如何,请大家往下看。 所谓“闪电造氮肥”就是将一根根长竹竿插在田里、地里,竹竿顶端竖一根铁丝引雷。一遇到雷鸣和闪电时, …
阅读更多一、慈善会 1932年前南江县城有慈善会组织,会长廖仲谷,为义务职,每年如遇因病死亡或饿死冻死者,没有家属安葬和掩埋者,都偿给火匣子(棺材)一副,并请人代为安葬和掩埋在官山里(石 …
阅读更多一、苦难岁月造意志 杨孝全,男,1882年12月,出生在四川省南都县新镇坝(今属仪陇)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全家粗粮伴野菜,勉强糊口度日。杨送孝上了两年私熟后停学学习织布,他勤奋好学, …
阅读更多太阳升起了几竹竿,懒洋洋起来个李二杆,呵欠打了一长串,忽然记起事一件:已定的约会不能变,要见情妹张小欢,这个约会很关键岳父岳母要参言。他狼吞虎咽吃完饭,碗筷一丢去打扮。身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