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梓潼乡历史沿革
清,梓潼境属保宁府通江县麻巴里五甲。 民国初年沿用清代旧制,民国五年(1916),建区设团,梓潼属通江县南一区第二团下辖四个挨门团:尚义团辖今龙头山村;孝义团辖青寺垭村;永和团辖 …
阅读更多清,梓潼境属保宁府通江县麻巴里五甲。 民国初年沿用清代旧制,民国五年(1916),建区设团,梓潼属通江县南一区第二团下辖四个挨门团:尚义团辖今龙头山村;孝义团辖青寺垭村;永和团辖 …
阅读更多清末,光绪二十八年(1902)7月,政府所颁钦定学堂章程规定:蒙学堂(相当于今初小)、寻堂小学堂(相当于今高小)均设堂长领导学堂工作。 民国元年(1912),颁布小学校令改称“学堂”为“学校” …
阅读更多民国及以前朝代,恩阳镇是川东北地区的一大物质集散地,重要水陆码头,商业十分发达。有早迟恩阳河之说,有“小重庆”之称,成书于清朝道光壬辰年间(1832年)的《巴州誌》称:“恩阳河老场 …
阅读更多1.义阳郡 其治在今巴州区恩阳镇红梅村樊家寨。义阳郡自梁普通六年(525)始置,至隋开皇三年(583)罢废,其置郡历史有59年。 “本汉阆中县地,梁普通六年分阆中置义阳郡,又于郡置义阳县, …
阅读更多1、巴州 其治在今巴州区巴州镇。以巴州之名置州(县)1229年 北魏“延昌三年于大谷郡北置巴州,盖取古巴国以为名”。治大谷郡北(今巴州区江北新区),领大谷、白水、其章三郡。 西魏因之, …
阅读更多巴中历史上的废县主要有:汉昌县、其章县、始宁县、曾口县、义阳县、化成县、七盘县、白石县、符阳县、废广纳县、废太平县、废下通江县、废诺水县、废平州县、废难江县、废曲细县、废 …
阅读更多通江元有学宫,明建庙学。自宋迄清,科中榜眼1人,进士46人(其中武进士36人),举人52名。还有副榜6人;贡生121人,恩贡44人优贡2人,拔贡16人,岁贡184人。明清两代就学于京师国子监之 …
阅读更多1950年 元月5日(农历冬月十七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陕南18兵团19军163团2营4连进驻涪阳坝。 同月8日成立通江县解放委员会涪阳分会。 同月底县人民政府成立后,派李庆为第三区(涪阳)区长。 …
阅读更多民国元年(1912)辛亥革命成功,通江县置一城八乡,涪阳属新场乡辖。 民国三年(1914)涪阳坝设讲理公所于中街。 民国六年(1917)t3月中旬大风雨和冰雹,雹大如雀卵,平地积三寸许。 民国七 …
阅读更多北魏正始中(504—508)年. 置符阳县,并置奇章郡,以无人户而寄理渠州(渠县渠江镇)。 北周天和五年(570年)符阳巳开拓,奇章郡治及符阳县治于符阳坝。随即兴集赶场。 隋开皇三年(583)省奇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