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南战役始末
“南部不开井,淡死巴中人。”当时,在民间存在这样一句民谚。那时候,川北地区的食盐,主要依靠南部供应。1933年8月,为夺取南部县境内的盐井,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解决根据地严重缺乏 …
阅读更多“南部不开井,淡死巴中人。”当时,在民间存在这样一句民谚。那时候,川北地区的食盐,主要依靠南部供应。1933年8月,为夺取南部县境内的盐井,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解决根据地严重缺乏 …
阅读更多1950年3月31日下午,恩阳解放委员会主任魏家恩收到“反共义勇游击队”半夜要血洗恩阳河的消息后,急忙报告给了第五区区委书记兼区长康秀生。正巧,县武装科科长、老红军彭尚卫住在区政府。 …
阅读更多以下论平校教材之进行。关于平校教材之进行,分为四方面研究: (一)范围凡12岁以下学龄儿童,由政府负责办理义务教育外,其余12岁以上,25岁以下之青年,及25岁以上40岁以下之成年,不识字与 …
阅读更多二、我们童子团主要就是吼堂子 我在童子团放哨半月后,被整编到正式部队的后备队伍,随部队到通江参加了反六路围攻。 我们在毛浴镇待了半年后就开始打仗。我们是童子团,还小,没有战斗经 …
阅读更多四、梁永镇的历史汇聚 追溯梁永古镇,鼎盛于中唐以前(先秦巴人群居,后汉巴族賨人各姓伙聚。固有两溪一坝中三建梁大县之史),建于明万历年间(观音寺、莲花寺、驷马桥的相继修建,渠 …
阅读更多四、夏孟二姓是一家 为彻底平息了结两姓仇怨,府县官员亲临现场,指边画界,埋石定桩。随后,专门召集二姓族人以揖言和,并饬夏孟二姓为一家,世代和睦友好。 府县官员当众训示,夏孟 …
阅读更多传说,大概在60-70年代,在恩阳区渔溪镇的渔溪中学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 过去,学生在学校吃饭都是蒸饭,蒸饭就得用锅炉,蒸饭师傅每天很早就要去烧锅炉。有段时间,蒸饭师傅每天四点 …
阅读更多清末民初,平昌县喜神滩(今属江家口镇)有一个叫蒲天申的人。 蒲天申是个发财人,但他一点都不欺穷,乐善好施,受人尊敬。家里的长年当中,有一个远方人,干活非常认真负责,给他干活 …
阅读更多1933年8月,川军杨森部盘踞着巴中以南的鼎山场、玉山场和仪陇立山场。“三山”鼎立,险隘众多、易守难攻。敌军营部驻守在龙堡山,位于鼎山场之西北三里,此山海拔700多米,敌军在高坪山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