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巴中地区闹元宵习俗
因正月又叫“元”月,故元月的第一节即称“元”。“宵”是夜晚的意思。巴中由于地方不同,略微差距,不过闹元宵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主要有“不同姓氏,一节两过”、烧格蚤(跳蚤)、撵毛狗、 …
阅读更多因正月又叫“元”月,故元月的第一节即称“元”。“宵”是夜晚的意思。巴中由于地方不同,略微差距,不过闹元宵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主要有“不同姓氏,一节两过”、烧格蚤(跳蚤)、撵毛狗、 …
阅读更多正月初一为阴历一年之首。俗称“过年”、“过新年”。有口头禅说:“大人想挣钱,细娃儿(小孩)想过年”,主要包括出天行、挑金银谁、摇斑竹、看春牛等。 出天行:这是除夕后春节前的一项重要活 …
阅读更多建国后历任通江县长主要有:刘黎平、杜国茂、张立、程道远、席兆义、王本琇、张继、闫华秀、刘宗汉、谢先智、蒋名荣、李克明、徐有胜、郭孝友、张忠孝、黄泽君、王菲、周茂琦、陈思隆 …
阅读更多通江县历任县委书记主要有:杜国茂 、程道远 、叶永政、崔秉兴、张继、谢先智、冯诗元、李克明、郭孝友、张忠孝、刘道平、王菲、周茂琦、周朝康、唐豹、范申华、赵万先、孙辉、李玉甫 …
阅读更多袁作良,通江县梓潼乡人,生于1920年9月。自幼天资聪颖,就读当地私塾,在袁务平、向小平、袁本初等先生指导下,博览文字古典,熟读《内经》、《伤寒》,打下了坚实的中文和中医基础, …
阅读更多马大伦,男,生于1917年3月2日。出生清贫,建国前后一贯以医为业,通江县诺江镇七水村马家湾人。16岁时随师黄文彩先生学习中医。黄老是县草池乡人,长内科杂症,乃前清文生,入考未弟 …
阅读更多姓名 性别 参加革命时间 原住址 备注 王洪斌 男 1933 板桥街道 何正文 男 1933 板桥街道 王贤亭 男 1933 城子山村 龙正春 男 1933 白果坝村 严 成 女 193 …
阅读更多王鸿斌,板桥街道人。1913年出生在白岩坪大梁上一个雇农家里。父亲参加红灯教打“十元半”一去未返。后母亲改嫁,幼年的王鸿斌依靠祖母出门帮佣挣得的微薄收入艰难地生活。 1933年2月, …
阅读更多杨尚炯,名枝蔚。号著文。1903年11月7日生于板桥口黄村坪寨湾里一个农民家里,三青团员,国民党员。母早逝,其父入赘何家。幼年的杨尚炯随父长大成人。父亲靠着挂手工面卖和租种二圣宫 …
阅读更多刘端甫,一名刘典章,今板桥口乡白岩坪陡嘴子人。其父教书为业。家中小有薄田,但家境清贫。 刘端甫年少有大志,上进心强,读书极其认真,悟性很好。幼时在父亲任教的私熬里读书,后来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