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龙德渊县长
龙德渊,江苏高邮人,一九四一年春就任南江县长,下车伊始即赴县属各地考察,其时是兵整荒年之后,乡官豪绅横行霸道,盗匪猖撅,民生凋敝,作为南江县的父母官,为救民于水火,他毅然提 …
阅读更多龙德渊,江苏高邮人,一九四一年春就任南江县长,下车伊始即赴县属各地考察,其时是兵整荒年之后,乡官豪绅横行霸道,盗匪猖撅,民生凋敝,作为南江县的父母官,为救民于水火,他毅然提 …
阅读更多民国之后,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前期的计划经济影响了整整几代人,咱们通江也不例外,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至85年代的中国,物资匮乏,商品计划供应,什么粮票、布票等典型计划经济 …
阅读更多12月18日(旧历10月28日),四统领对所部作了安排,到西城门下,由守城士兵接应,进入城内,迎至万寿宫,张佑轼又摆酒宴相迎,并率州署官员及社会名流轮番敬酒.致词,力表归顺。四人渐有 …
阅读更多五、文化教育 一九四一年下半年,龙将县上的书报室改为“民众教育馆”,同时新开设“阅览室”,“时事壁报”,“图片展览严、“慰众石印社”,续办了“新南江周报”、“南江书店”。还亲自主持编写 …
阅读更多龙德渊爱民有三件典型事,广为流传。 一是无论在大街或路上遇着百姓喊冤,龙都亲自接状,略问情由,嘱其按约定时间到县政府听候处理。按状告情节,亲批有关科局办理,并示如期办好。就 …
阅读更多本文请当做故事看,很多地方不是我们能理解的,比如说本文的大地主王义仁,难道真是那么坏?君读之,且悟之。 甲辰年(1904年)大旱,颗粒无收,农民靠草根树皮吊命。到了九月,草根树皮 …
阅读更多通江县唱歌乡第三村马家坪,前清属麻三甲,田土面积仅三千多贝(每贝约一百三十市斤),每年就要完征银四十多两,与别的地方比,重一倍多。农民每年收入,除完粮外,所余无几,不能维持 …
阅读更多光绪初年,平溪楼子庙(今通江县诺水河镇)金家坝出了个朱如濂,在成都一个重要部门干事。堂亲叔伯胡作非为,仗势欺人,地方上无人不恨。一年天旱,粮食欠缺,上鲁坝一户农民偷了朱如 …
阅读更多清同治末年(1814年)鲜之习任通江知县,地处通江东南角的麻六甲,征粮银及附加税屡加,民不聊生,饥饱无计,京元李杰文及吴洪开、李其开、董思官等四人多次具状廪诉民情。官府不理,遂 …
阅读更多同治初,通江知县娄诗徵,性贪,喜人拍马屁。一次到平溪坝视察民情,大摆其“大老爷”的架子。到了平溪坝,要地方乡绅击堂鼓,为他鸣锣开道。平溪坝为偏僻地方,交通闭塞,文化教育落后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