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文化的释义、起源、界定

一、释义

经过深入研究,我们认为关于“巴”的说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巴”本义为蛇。“巴,虫也;或曰食象蛇。”(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山海经》)

第二种:“巴”来源于河流的形状。“阆白二水合流,自汉中至始宁城下入武陵,曲折三回有如巴字,亦曰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即此水也。”(三国·谯周 《三巴记》)

第三种:“巴”为植物“苴”的名称。按前人解释,“苴”与“巴”同音,本是一种草木,或为巴茅草,或为荆棘一类,可用来编织房屋的篱笆。

第四种:“巴”之本义为“坝”。徐中舒教授认为,“巴”、“坝”同音,巴人即生活在坝子上的人。

第五种:“巴”源于虎。“巴”字原是地名,巴人自称“毕兹”,外人已知其地望为“巴”,又风闻其人自称的前半部‘比’或‘毕’,由于两个字的读音相近,于是便称其人为‘巴’了。”(潘光旦 《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巴人》)

二、源起

学界普遍认为,巴人起源大致如下:

其一:巴人起源于太皞。《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太皞氏族,属东夷集团,居东方,遗墟在陈,今河南淮阳县。

其二:巴人起源于人皇。晋人常璩所著《华阳国志·巴志》记载:“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为九囿,人皇居中州,制八辅。华阳之壤,梁岷之域,是其一囿,囿中之国则巴、蜀矣。”

其三:廪君说。巴人源于鄂西北的“廪君之巴”。据《后汉书》记载,在氏族社会末期,巫山蛮水(清江)本有“巴、樊、曋、相、郑”五个氏族,因受荆楚部族侵扰故西迁。临行前,竞选推举出巴氏贵族中的“务相”为君长,成为“廪君”。

其四:板楯蛮。大致起源于汉、渠二水,初以渔猎为生,后发展农业,又被称为“濮人”或“濮獠”。因在战争或渔猎中使用自制的白竹弩、木板楯作为进攻和防守的武器,被称为“板楯蛮”。

另外,还有“五溪蛮”之说。巴人中的五溪蛮为百濮族群的一支,以渔盐业为生。

三、界定

巴文化有狭义及广义之分。

狭义的巴文化指商周时期的巴国文化。主要以汉水上游为依托,至春秋时代有所拓展,南及大巴山北缘,东至襄阳;战国初,举国南迁至长江流域,先后在清江流域、川峡之间及川东立国。

广义的巴文化指巴地文化,涵盖了这一地区的人民从古至今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积累获得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物质、精神文明总和,包括发端、发展、兴衰、演变、进化的全过程。

经过研究,我们认为,巴中处于巴文化中心区域,是远古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但是,由于巴文化研究起步较晚,缺乏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支撑。因此,我们所描述的文化范畴为广义的巴文化(不包括红色文化、现代文化),即具有地域特色、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巴中文化发展片段,主体为巴中的文化遗产以及在此基础上创新创造所形成的文化成果。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文化的释义、起源、界定
一、释义 经过深入研究,我们认为关于“巴”的说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巴”本义为蛇。“巴,虫也;或曰食象蛇。”(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巴蛇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