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出名的寨有得汉城、王家寨、麻坝寨等。较有名气的寨有方山寨巴灵寨小宁城等。巴州寨堡最出名的为平梁城、石城堡、文治寨等。南江古寨最为出名的有诸葛寨惠民寨、大寨等。道光《通江县志》曰:“从来硐寨之设为御寇”、《巴州志·形胜》云:“各乡结寨固守,多得保全”。

通江县麻坝寨
通江县麻坝寨

明末清初、嘉庆年间白莲教战乱、咸、同年间是巴中寨堡发展高潮,不少的山寨修建这些时期,特别是川楚陕白莲教起义期间,巴中成为教军的主战场之一,发生18起较大规模的战事,巴州8起,南江4起,通江6起,兵事频发使巴中遍筑寨堡,云集林立,道光时期,巴州寨堡52个,南江寨堡15个,通江寨堡81个,民国时,巴中寨堡增筑新修,如巴州寨堡71个,南江寨堡28个,但有的旧寨堡废弃,如通江寨堡78个,减少3个。

一、巴州的古寨堡

明初,巴州有石城、雪峰山等11堡,正德后有新筑鹰嘴、高眉等10堡。

嘉庆二年(1797),巴州白号、襄阳黄号等部白莲教军攻陷巴州城,州属失望,各地以山寨为依托,以求自保。武生何霖澍守鼎山寨(在鼎山镇后山)、武生李天玉守造山寨(今化成镇内)、监生张玉文守太平寨、监生陈良村守虎头寨、文生赵会云守金山寨、文生王汝诏守冠山寨、王守一守龙头寨、军功王三略守鹦鹉寨、何瀛洲守小宁城寨、吏员张又新守石城寨、李守忠守忠信寨、孙荣曾守巾子寨、王汝享守龙吼寨、苟敬贤守龙池寨、李耶菁守龙台寨、张我经守金华台寨、夏日瑚守杨柳寨、孙腾蛟守红云台寨。巴州城两次被白莲教军攻破,为防教军,巴州新筑18个寨子,连刁家寨、千佛山寨、平梁城等,有40个寨。

清《四川通志·卷四》载:“雪峰堡(在巴州东三十五里)、东山堡(在巴州东十五里)、平城堡(在巴州西十里)、防山堡(在巴州北十里)、苏山堡(在巴州北七里)、三巴堡(在巴州西四十里)、谷山堡(在巴州东南二十里)、马宝寨堡(在巴州东南一百八十里)、石城旧堡(在巴州东七十里)、镇坝堡(在巴州北四十里)、旧庙山堡(在巴州西八十里)、绿山堡(在巴州东二百八十里)、虎头寨(在巴州西)”。

除以上寨堡外,位于巴州境内的寨堡还有:玉成寨(今玉山镇大营村)、方山寨(今凌云乡内,咸丰九年建)、天成寨、楼台寨、薛家寨、冯家寨、关山寨、老土地寨、黄成寨、红石笋寨、龙城寨等,州城四周有大连寨、擂鼓寨、插旗寨、东华寨、葆封寨、南龛寨、西华寨、南斗寨、望王山寨等。

二、今恩阳区的寨堡

北斗寨(在今兴隆场乡北斗村)、文治寨(在今恩阳镇南侧)、义阳寨(在今恩阳镇南五里)、青宝寨(在今恩阳镇青宝村)、樵家寨(在今兴隆场乡玉皇村)、高永寨(在今恩阳镇高岸村)、天星寨(在今恩阳镇天星村)、永芳寨(在今恩阳镇永芳村)、苟家寨(在今兴隆场乡龙显村)、松梁寨(在今恩阳镇凤凰村)、清平寨(在今石城乡清平村)、长岭寨(在今石城乡金鼓岩村)等。

巴州寨堡最出名的为平梁城、石城堡、文治寨等。

三、南江的古寨堡

南江县寨堡有:诸葛寨(今沙河镇联盟村内、雄险要地)、罗台寨(今长赤镇乐台村、明万历间建有古佛殿,钟声达数十里,早毁)、鼓楼寨(在长赤镇内、明万历间建有文昌宫,钟声与罗台应接,早毁)、莲池寨(在长赤镇内、四周峭壁)、方山寨(今双流镇与苍溪县交汇处、原有关帝庙)、龙耳寨(朱公乡龙耳山上、监生杨崇扎寨抵御匪盗)、得胜寨(又名高鼻寨,侯家乡内,嘉庆五年,清军战胜白莲教军,而得名)、惠民寨(又名李家寨,今红四乡孙家山)、曹家寨(东垭乡内)、青龙寨(县南280里)、九龙寨(九峰排立,高可插天,原南江辖,今苍溪内,海拔903.4米,民国二十三年,红军在此一举消灭土匪喻海青等)、奶头寨(今旺苍县木门镇内)、天池寨(天池镇内、东西峭壁,曾兴过街市)、凤凰寨(县北150里、寨上原有凤凰庵)、兴隆寨(坪河乡内,清南江进士岳贞作《兴隆寨》)、三级寨(县北90里、三山连属)、牛心寨(杨坝镇内、形如牛心而得名)、马鹿寨(兴马乡内、四面绝壁,上有深洞,清军曾于白莲教军交战于此)、赵公寨(兴马乡东)、石人寨(大河镇东)、大寨(高桥乡内)、太平寨(一在元潭镇东、二在关门乡东)、五包寨(下两镇两河口东)、大小二寨(在县城南25里、塔山之后)、五台寨(八庙乡东)、桂香寨(燕山乡内)、李子寨(燕山乡内,桂香寨南面)、四方寨、三春寨(县城断渠内)、陈子寨(正直镇西南)、裕成寨等。

南江古寨最为出名的有诸葛寨、惠民寨、大寨等。

四、通江的古寨堡

通江县有“十城百寨千洞子”之说,有得汉城(安辑寨)、安丰寨(与陕南接壤、在楼子庙)、麻坝寨(在唱歌乡)、烟云寨(在唱歌乡、有3道寨门)、龙池寨(在唱歌乡)、重石寨(在永安镇旧县坪村、高30米,险固,明万历年间建庙),烟墩寨(在文峰乡土门村中部)、大城寨(在沙溪镇王坪村、海拔780米)、擂鼓寨(在春载乡内,呈三角形,三面悬崖)、土城寨(在铁佛镇,寨门联有“道德为藩篱不须雄兵百万,诗书作甲胄胜养猛将三千)、土堡寨(后改名天保寨)、马家寨(又名天成寨)、拗盘寨、王家寨、船头寨、马鞍寨、花石寨、珍珠寨、木顶寨等,梨树等51堡。《读史方舆纪要》载:“马鞍寨,县东七十里。又县东四十里,有花石寨,西八十里,有船头寨。……《志》云:县境有梨树等堡,凡五十有一。”

通江出名的寨有得汉城、王家寨、麻坝寨等。

五、平昌的古寨堡

明、清时,今平昌县地域属巴州管辖,雍正七年(1729),置巴州江口分州。

平昌县的古寨有:嘶风寨(因有石孔能作风声,而得名,高峻危险,上有清泉,旱干不涸。嘉庆初为白莲教军占据,更名大胜寨)、鹤山寨(今笔山镇内,海拔975米、三面绝壁)、万城寨(今土兴镇八角村内、四周绝壁。有东西南三门)、老鹰寨(今镇龙镇老鹰村,1933年红军在此阻击川军)、巴灵寨(今灵山镇内,又名巴灵台)、长垭寨(今元石乡内)、方山寨(今岩口乡内,又名方山坪)、长宁寨(在巴灵寨附近)、鸡公寨(今马鞍乡内)、小宁城(在江口镇杨柳村)、卧龙寨(今大山寨)、官山寨、铁钉寨、浪楼寨、、方斗寨、龙岗寨、二龙河寨、红云台寨、寇家营寨等。

较有名气的寨有方山寨、巴灵寨、小宁城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