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紫荆村翰林院——通江三李故居

一、40 余套古建筑保存完好“进士第”和“举人宅”川内罕见

紫荆村物质文化遗存丰富,古碑、古桥、古路、古寨,古墓、古建筑,比比皆是。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40 余套、古建筑群两处(翰藻院、翠云居)、李氏家族墓葬群、五座古墓葬。尤其是古建筑雕刻精美,寓意吉祥,如,“麒麟献瑞”、.“鹿鹤同春”、“凤羽”、“象鼻”、“平安吉祥”、“鸿福齐天”、“瓜瓞绵绵”、“五子拜寿”、“野鹿含花”、“卍字曲水”等随处可见。中堂之中梁,多画有太极图或如意缠枝花卉等图案。

通江三李故居
通江三李故居

翰藻院座落于兴隆乡玛瑙村三组,距今已有260 余年,占地 8300 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房屋 68间,为四进九道门,梯形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精雕细刻,无不体现仕者风范。古老宏大的建筑群依山而建,左边是文昌阁,右边是魁门,顺着文昌阁的石阶而上,有一个平台,据说是“递帖台”,远方来的客人文帖在此登记并禀报主人,门前有一对,经过厅堂,有一条小长廊连接到魁门,穿过层层厅堂,经过八扇门才能来到正室,正室宽敞明亮,门窗雕刻着神态各异的图案,正室的最里边隐藏着一个小屋,摆放着立式的壁柜,供奉李氏祖先的牌位占这间小屋的顶上还有一个小阁楼,其左边有一个小的暗门直通阁楼,据说,这里是专门用存放皇帝的赐品和臣子问往来的重要礼品。

进士第和举人宅,两宅相连,构成一个庞大的清代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座落在次阳石和月亮石之间,太阳石和月亮石本像同一整块石头,从中间劈开,左右各执一块,在同一直线上,两石都向中间做环抱状,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太阳石上长满了苔藓,但中间显露出一个光秃的圆形,当地老人说:这块光秃的地方从来没有长过什么植被。月亮石像半圆的月亮,横卧在右边,故名月亮石。

二、读书洞穿穴对流,冬暖夏凉

李蕃读书的玉辉洞,又名龙吟洞。位于“三李”故居东一公里崖下。1633 年10月,11岁多的李蕃在父亲安排下正式接受师教,教师是当地名儒马龙吟,学馆设在马老师屋后一山洞中,其洞高三丈,纵二丈,宽丈余,可容座十余人。洞内空气穿穴对流,冬温夏凉,洞外竹木交相掩映,静幽安谧。

据传,洞外原有三间瓦屋,为学子所唐之室,后不知何时所毁。

深远洞位于紫荆村四组,当地村民称“干龙洞”。洞深不可测,洞洞相连,陡处皆有石梯或凿迹可过,搁内水声潺潺,然而只闻其声,不见其水。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政府曾多次组织人员寻找其源,欲引水抗旱,均无功而返。据传,该洞为李翰林原配雷氏(诰封恭人)避难处。

马氏桅杆位于紫荆村七组芷草坪马家院子前,挂双斗。桅杆四斗四面各刻一字,组成四个词组。左桅杆上斗为“文光射斗”、下斗为“奎壁联辉”;右桅杆上斗为“福星高照”、下斗为“南极耀彩”。桅杆基座为天圆地方素覆斗式;其四面八.方刻有“鹿"“蝙蝠"“牡丹州‘曲水卐字”等吉祥纹饰,保存完好。

THE END
打赏
海报
通江县紫荆村翰林院——通江三李故居
一、40 余套古建筑保存完好“进士第”和“举人宅”川内罕见 紫荆村物质文化遗存丰富,古碑、古桥、古路、古寨,古墓、古建筑,比比皆是。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