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避难通江考证

从挂榜崖“天书”到白玉乡政府下的建文坟;从建文崖的颂文到佛头山的题诗,一系列的建文帝遗迹,都隐约能让人感受到600多年前一个逊国皇帝所走过的艰难旅程……

或许,挂榜崖上的天书就是号召部众东山再起的一纸号令,或许,是某一天他给失散属下的“留言”……关于这位逊国皇帝的各种猜测几百年来不绝于耳,却从无定论。但无论怎样,这个留存于米苍山深处的岩壁天书,都堪称奇迹。所以,《华商报》记者潘京认为,六百多年前的明代逊国皇帝朱允炆,应是在逃出南京后,“溯江、汉而上”,来到了陕西省汉中市的南郑(白玉)、西乡等县生活、驻留了较长的时间。目前,在南郑县白玉乡的东玉河、白玉河、红崖、挂榜崖以及佛头山(幞头山)、五佛崖(建文崖),大坪村等地(这些地方,1954年前都是通江辖地)也均留有建文帝居留过的痕迹,尤其位于白玉乡乡政府附近的一处明代墓葬——“住持法印和尚之墓”是否为建文帝之墓,亟待有关专家再次加以认真的考证。

《平昌县志》记载,建文帝曾定居于今平昌县镇龙区望京乡(原名麻石垭)的佛罗寺(已毁)。建文帝因常思念失去的皇位和南京的美人,遂改佛罗寺为望京寺。

赵明成先生提出“明朝建文帝死在望京寺”并撰文,发表在《四川文物》1994年笫1期。 近日,达县学者邓高通过对明史的研究和川东地区关于建文帝的民间传说等资料的系统分析,又提出了建文帝魂归达县中山寺的观点,并搜集整理出重要线索。

《中国电视报》2009年8月6日在《走遍中国》栏目中报道《建文帝与中山寺》一文中,也引《通江县志》记载:“建文帝在通江南寺隐居过”。但是,无论是邻水么滩,还是达县龙滩,平昌望京,其实离通江南寺都很近。建文帝作为一个逊位皇帝,是为了避难,保密和安全是第一位的,不可能长住一个地方,到邻水、达县、平昌作短暂游住也是可信的,至于说死在望京寺,中山寺,其物证就没有死在通江五佛山挂榜崖(白玉乡)有力了。至于还有“宁说,云南说,两广说.....”更缺乏足够的证据。建文帝在通江的传说故事生动真实,而且有许多具体的物证。根据现有史事资料,可以基夲证实,建文帝在通江避难的事并死在通江应该是真实是可信的。

THE END
打赏
海报
建文帝避难通江考证
明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