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镇巾字村的红色故事——冯大姐们巧做新雨鞋

川陕根据地军民靠野菜、芋头等充饥,度过了1932年的寒冬,却在春天遇到困难。不少红军战士长满冻疮的脚没有愈合,依然穿着简陋的草鞋。红军每天不是行军就是训练或作战,更需要一双好的鞋子,而且巴中、通江、南江都进入雨季,行军更是困难重重,普通布鞋根本不行,所以做出既舒适又防雨的新雨鞋,成了巴中县苏维埃政府迫在眉睫的大事。

红军穿过的布鞋,现收藏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
红军穿过的布鞋,现收藏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

为此,巴中县苏维埃政府将县内的军需厂召集在一起,开会商讨解决战士穿鞋的问题。巾字村女工厂的厂长是位姓冯的大姐。冯大姐古道热肠,快人快语,拍着胸脯对领导保证,一定想办法完成任务,让红军战士穿上舒适的防雨鞋,行军打仗都不怕。

冯大姐当天就赶回巾字村,挨家挨户把女工叫到工厂。她激动地说:“这次我去县上开会,看到好多兵哥子,脚上全都是冻疮,有的肉都烂了。人家红军是为了我们过上好日子才来的,我们能忍心看他们这样吗?”

一群女工听了她的话都红了眼睛,“不能让战士吃这样的苦。”可当时物资条件极其困难,战士们能有双布鞋穿就很不容易了。普通的雨鞋材料贵,产量也达不到需求。而且巾字村女工厂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刚创办起来的,原材料历来短缺,就连工作环境、设备条件、技术水平都是东拼西凑的,要解决红军战士们急需的防雨鞋,难度相当大。

但一切困难都难不倒这群勤劳朴实的巴山女工,在微弱的油灯下,女工们围坐在冯大姐的身旁,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献计献策,绞尽脑汁想了一夜。最后还是一位年长的大娘,想出了一个办法。先是把普通鞋加厚一层布,然后在鞋帮的下半部位密密麻麻打上回行针脚,再在鞋帮上涂上一层热桐油,这样鞋帮就软而避水,鞋底则上生桐油,让其更加耐磨,又加钉了平脚钉,克服了打滑的缺点。

这种鞋一发下来,就深受红军战士们的喜爱,很多战士惊讶地说:“这下再也不怕下雨了,随便敌人好久来,随时奉陪。”战士们的认可让女工们欢欣鼓舞,她们干劲十足,又发明了用植物汁液染色,然后拌上锅炭、烟灰固色的办法。用这种混合液浸染布匹,上色后再把布煮一次,不容易掉色。

冬去春来,巾字村女工战胜了重重困难,制造出一批批被服鞋帽,保障了红军战士的供给。

THE END
打赏
海报
清江镇巾字村的红色故事——冯大姐们巧做新雨鞋
川陕根据地军民靠野菜、芋头等充饥,度过了1932年的寒冬,却在春天遇到困难。不少红军战士长满冻疮的脚没有愈合,依然穿着简陋的草鞋。红军每天不是行军就……
<<上一篇
下一篇>>